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文稿文档网 > 专题范文 > 疫情防控 > 2022年院感防控征文(全文)

2022年院感防控征文(全文)

来源:疫情防控 时间:2022-06-27 17:50:04 点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院感防控征文(全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院感防控征文(全文)

院感防控征文5篇

第一篇: 院感防控征文

牢记疫情之殇,保护野生动物

185班 郭宇

起初,没有人在意这一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流浪地球》

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后,很多人将这次疫情的源头指向蝙蝠。蝙蝠,是世界上唯一能飞行的哺乳动物。蝙蝠本来不打扰人类的,而有些人类却把它们当成餐桌上的美食。自然赋予了人类和野生动物同享一片蓝天、共享一方水土的权利,人类本应和野生动物井水不犯河水,但自认为高贵的人类却侵占了它们的栖息地,并捕杀和食用了它们。那些无知的人们在享受到自认为的美味和得到短暂的虚荣的同时,也得到了野生动物的报复——病毒的肆虐。

3月3日是第七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让我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在抗击疫情的同时,我们应当从保护野生动物,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高度去深刻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保护野生动物,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可总有一些黑心商贩,还在肆意捕杀野生动物,这样的行为着实让人觉得愤怒。不得不说,这些人在全国都在抗击疫情的时候,还敢顶风作案,继续猎杀野生动物,让熊掌等摆满厨房,实在是胆大包天。为了赚黑心钱,他们甚至连自己的 都不要了,也正因为这些人的存在,才导致那么多无辜的人遭受磨难。

天作孽,犹可违;
自作孽,不可活。人类对野生动物的肆意索取,终需归还。野味没有任何奇特的功效,能让人得病倒是真的。别图新鲜,别想着炫耀。杜绝野味,保护野生动物是大家应尽的责任。随意猎杀野生动物,破坏了大自然的平衡,一定会受到惩罚。保护野生动物应该从每一个人做起,让我们一起来带动身边的人,杜绝捕杀、收购、食用野生动物。自然界的和平与美好,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维护。对于他人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行为,我们要学会积极地劝阻,必要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保护野生动物,尊重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第二篇: 院感防控征文

一.单选题

1.关于戴无菌手套,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C)

A.护理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时,戴无菌手套

B.在进行手术操作时,戴无菌手套

C.处理传染病患者与可疑传染病患者污物时,戴无菌手套

D.进行进入体腔的侵入性操作时,戴无菌手套

2.手卫生相关知识培训的主要内容是(A)

A.手卫生指征和方法

B.无菌技术

C.消毒隔离知识

D.手部保养

3.以下关于涉疫医疗废物,内部转移正确的是(D)

A.应选择专用路线,随时可以交接时间

B.不须分类包装,直接存到暂存地点

C.内部接收人员可不检查包装是否破损、标签与封口是否符合要求

D.医疗废物交接工作人员应当及时签字,完成交接

4.感染性、病理性医疗废物除按照《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进行包装外,必须至少使用双层包装,并在表面粘贴(A)警示标识。

A.红色

B.黄色

C.黑色

D.粉色

5.涉疫医疗废物包装物上须贴“高度感染性废物标识”,标识格式为:(B)

A.新冠-地市-日期-医院名称

B.新冠-地市-医院名称-日期

C.地市-新冠-日期-医院名称

D.地市-日期-新冠-医院名称

6.涉疫医疗废物临时贮存场所消毒(A)

A.0.2%~0.5%过氧乙酸

B.75%酒精

C.500mg/L含氯消毒剂

D.氯乙定

7.涉疫医疗废物临时贮存时间要求至少(B)小时清运一次。

A.至少12小时

B.24小时

C.36小时

D.48小时

7.涉疫医疗废物运至集中处置中心后,暂存时间不超过(B)小时

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8.其他医疗废物转运至集中处置中心后,暂存时间不超过(B)小时

A.12小时

B.24小时

C.48小时

D.72小时

9.日常应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通风2~3次,每次有效通风时间(D )。

A .10分钟

B.15分钟

C.20分钟

D.不少于30分钟

10.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县(区)为单位,依据人口、发病情况综合研判,科学划分疫情风险等级,明确分级分类的防控策略,其中“疫情风险等级”分为。(B)

A.无风险地区、低风险地区、中风险地区、高风险地区

B.低风险地区、中风险地区、高风险地区

C.无风险地区、低风险地区、高风险地区

D.低风险地区、高风险地区

11.根据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实施分区分级精准防控,下列哪一项属于对“高风险地区”实施的策略(C)

A.外防输入

B.外防输入、内防扩散

C.内防扩散、外防输出、严格管控

D.外防输出、严格管控

12.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属于(B)属的冠状病毒

A.α

B.β

C.γ

D.δ

13.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 () 分钟可有效灭活病毒。(A)

A.56;
30

B.100;
30

C.56;
15

D.56;
45

14.新冠病毒感染早期实验室检检查(B)

A.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增多

B.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

C.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增多

D.多数患者C反应蛋白和血沉不升高

15.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分型错误的是(D)

A.轻型

B.普通型

C.重型

D.极重型

16.各级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病例后,应当立即进行(A)

A.单人单间隔离

B.就地隔离

C.集中隔离

D.立即转诊

17.院内专家会诊或主诊医师会诊后,仍考虑新型冠状病毒疑似病例者,在(A)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A.2小时

B.4小时

C.6小时

D.12小时

18.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病例应在发现后(B)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A.1小时

B.2小时

C.3小时

D.6小时

19.传染病防控工作坚持(A)的方针

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B.科学防控

C.群防群控

D.依法防控

20.以下哪个传染病需按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B)

A.病毒性肝炎

B.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C.流行性感冒

D.麻疹

21.住院床位总数在(B)张以上的医院应当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A.50

B.100

C.150

D.200

22.医疗机构发生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应当于(B)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23. 医疗机构发生以下情形时(ABCD),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报告:

A.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B.发生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C.发生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D.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24.医务人员用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A)的过程。

A.暂居菌

B.微生物

C.长居菌

D.致病菌

25.外科手消毒设施洗手池及水龙头数量应根据手术间的数量合理设置,每 (A) 间手术间宜独立设置 1 个洗手池,水龙头数量不少于手术间的数量,水龙头开关应为非手触式。

A.2-4

B.3-5

C.4-5

D.5

二.多选题

1.涉疫医疗废物临时贮存设施要求(ABCD)

A.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和人员活动区及生活垃圾存放场所

B.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

C.设置防风、防雨、防渗漏、防鼠、防蚊蝇、防蟑螂、防盗措施

D.设置预防儿童接触等安全措施

2.涉疫医疗废物临时贮存设施应(ABD)

A.专场存放

B.专人管理

C.在原有医疗废物贮存间内不须单独分区贮存

D.应当与常规医疗废物有明显间隔,严禁与其他废物混合贮存

3.关于预约诊疗和预检分诊说法正确的是(ABCD)

A.医疗机构要大力推行非急诊患者预约诊疗,实行预约挂号、预约检查和预约治疗,合理分配就诊时间,并设置充足的等候区域

B.对于老年人等不会网上预约的群体,可采取电话预约、窗口预约、亲友代办等措施

C.鼓励医疗机构在预约诊疗时,先开展网上预检分诊,减轻现场预检分诊压力

D.在门急诊规范设置预检分诊点,安排有专业能力和经验的医务人员询问症状体征和流行病学史

4.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ABC)

A.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

B.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

C.部分患者以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等为首发症状

D.不会出现呼吸困难

5.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严重者可出现(ABCDE)

A.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

B.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C.脓毒症休克

D.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

E.多器官功能衰竭

6.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分型正确的是(ABD)

A.轻型患者临床症状轻微,影像学未见肺炎表现

B.普通型具有发热、呼吸道症状等,影像学可见肺炎表现

C.重型患者静息状态下,吸氧时指氧饱和度≦93%

D.重型患者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肺部影像学显示24-48小时内病灶明显进展≧50%

7.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出院标准(ABCD)

A.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

B.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

C.肺部影像学显示急性渗出性病变明显改善

D.连续2次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

8.甲类传染病包括(AB)

A.鼠疫

B.霍乱

C.艾滋病

D.病毒性肝炎

9.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指定科室和人员承担责任范围内的(ABCD)工作。

A.传染病健康教育、预防接种、

B.疫情报告

C.传染病患者分诊转诊、隔离医学观察

D.健康监测和社区防控指导等

10.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消毒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技术规范,并达到以下要求:(ABCD)

A.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B.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

C.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

D.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11.应配备洗手液(肥皂),并符合以下要求:(ABCD)

A.盛放洗手液的容器宜为一次性使用

B.重复使用的洗手液容器应定期清洁与消毒

C.洗手液发生浑浊或变色等变质情况时及时更换,并清洁、消毒容器

D.使用的肥皂应保持清洁与干燥

三.判断题

1.对于发热患者和预检分诊中发现的不能排除罹患新冠肺炎等传染病的患者,要安排专人按照指定路线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

2.门诊患者应当全程佩戴口罩并做好手卫生 ,陪同人员不须戴口罩及做好手卫生。(×)

3.住院患者在外出检查、会诊时可以不佩戴口罩。(×)

4.医疗机构应当在急诊抢救室、手术部(室)、病区设置一定数量的隔离区域或过渡病室,用于收治暂无核酸检测结果的急诊患者或者隔离排查可疑的住院患者,并实行单间安置。(√)

5.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潜伏期即存在传染性。(√)

6.新型冠状病毒血清学检查: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IgG抗体阳性,发病1周内阳性率较高。(×)

7.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疑似病例可收治在同一诊室。(×)

8.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病例须单人单间隔离治疗。(×)

9.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应当有专门的部门或科室并指定专门的人员承担传染病疫情报告、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以及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

10.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至少应当配备1名公共卫生医师。(√)

第三篇: 院感防控征文

XXXX医院疫情防控院感工作要求

一、进一步提高对防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二、强化责任意识,落实防控工作制度要求三、突出工作重点,做好重点科室防控工作四、开展主动监测,及时评估降低潜在风险五、开展全员培训,全面提升防控能力水平六、增强职业敏感,做好感染暴发处置工作七、加强监督管理,督促各项要求有效落实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针对当前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以下工作要求:

一、进一步提高对防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做好防控工作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底线要求,是医院开展诊疗活动中必须履行的基本职责。医院各部门各科室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敏感性,提高政治站位,树立底线意识,重视并做好防控工作。要严格落实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技术标准,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提高感染性疾病诊疗防控能力,预防和控制感染性疾病传播,杜绝医源性感染发生,防范化解感染暴发风险,以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防控管理,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二、强化责任意识,落实防控工作制度要求

医院各部门各科室要履行主体责任,科室主任或主要负责人是防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医院防控委员会要切实发挥监管作用,明确防控管理部门、医务、药学、护理、临床检验以及各临床科室的职责分工,压实部门责任,并建立多学科、多部门协作机制,形成合力共同开展防控工作。要认真学习贯彻《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制度》,根据医院实际情况,细化具体制度措施,加强全过程管理。医院要加强防控人才队伍建设,确保防控专(兼)职人员配备充足,防控队伍专业结构合理,健全防控人员职业发展路径和激励机制,加大投入倾斜力度,保持防控队伍的稳定性。

三、突出工作重点,做好重点科室防控工作
对感染性疾病病例较多,易发生人间传播,特别是易发生医源性感染的科室,要重点关注并加强管理。尤其要针对新生儿病房、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重症医学科、器官(骨髓)移植病房、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性疾病科、手术室、产房、急诊科、口腔科、介入手术室、输血科、内镜室、消毒供应中心等重点部门和科室的特点,制订并落实具体防控措施。重点科室要指定专人负责本科室防控工作,明确其岗位责任,统一接受防控管理部门业务指导,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四、开展主动监测,及时评估,降低潜在感染风险
建立完善医院、部门、科室三级感染监测控制体系,逐步实现全国范围内医院感染前瞻性目标监测。医院要加强对重点科室的主动监测,

对侵入性操作环节(例如手术治疗、中心静脉插管、留置导尿管、呼吸机辅助呼吸、透析治疗、内镜操作等)实现全覆盖。通过主动监测,及时发现感染散发病例、感染聚集性病例和感染暴发,持续改进防控工作。医院要定期开展防控风险因素科学评估,明确影响医院防控的主要风险因素和优先干预次序。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合理设定或调整干预目标和策略。采取基于循证证据的干预措施,进行科学防控,避免防控过度和防控不足。建立并实施基于风险评估结果开展感染高危人群筛查的工作机制。医院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感染监测评估工作。

五、开展全员培训,全面提升防控能力水平
医院各部门各科室要建立防控全员培训制度,制订培训大纲和培训计划,每年至少开展1次防控法律法规、知识和技能专项培训。培训对象覆盖全体医务人员以及医院的管理、后勤(包括外包服务)等人员,培训内容针对不同岗位特点设定,并组织培训效果考核。将参加培训情况以及考核结果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医师定期考核、护士执业注册、药学、医技以及其他人员档案管理等,并与职称晋升、绩效分配、评优评先等挂钩。

六、增强职业敏感,做好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工作
医院要建立感染暴发报告、调查和处置过程中的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和工作预案,明确防控委员会、防控管理部门、防控专(兼)职人员及相关部门医务人员在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工作中的职责,做到分工明

第四篇: 院感防控征文

/p>
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及时脱去手套并洗手。

4、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是避免耐药菌传播的重要因素医务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导尿管、放置引流管等侵入性操作时,应当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发生。

5、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证清洁有序的医疗环境是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有效措施

加强诊疗环境的卫生管理,认真落实每日的清洁,定期的消毒,能够保证医疗环境的清洁,为医疗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特别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建议使用专用的医疗、清洁物品,用后进行及时清洁和消毒,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表面,坚持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耐药菌的防控需要全体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每一个环节都是重点,每一名工作人员都有责任,每一个步骤都不可缺少。让我们携起手来,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各项措施,为多重耐药菌的防控尽职尽责。

二、下呼吸道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1、抬高床头30度,有力于分泌物的排出,预防误吸导致的坠积性肺炎。2、尽早撤机。使用呼吸机的病人一般都应用镇静剂,每天一次停用镇静并评价是否可以撤机。

3、尽早停用应急性溃疡预防用药。

4、保持口腔卫生,每6小时口腔护理一次,清醒病人可配合漱口液漱口。5、及时吸出插管气囊上方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按时给予翻身、扣背,促进痰液排出,必要时给予吸痰。

6、搞好手卫生,接触病人前后、每项操作前后均要洗手或手消毒,避免造成交叉感染。

7、特殊耐药菌感染的病人要单间安置并悬挂隔离标识。8、有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并实施。


三、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防控措施

1.插管操作及平时的各项护理操作时均应搞好手卫生。

2.消毒范围直径应>15cm,至少应大于敷料面积(10cm×12cm),采取大手术铺巾,以扩大手术野周围的无菌面。3.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4.成人尽量采用锁骨下静脉部位。

5.做好插管后的护理,避免逆行性感染的发生。6.每天评估插管的必要性,根据病情尽早拔管。


四、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防控措施

1.严格掌握导尿指证,只有在必须时才能使用,尽早拔除。2.操作时及护理过程中,均要搞好手卫生。

3.导尿时,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并采用连续密闭引流系统。4.每天2次会阴擦洗,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5.集尿袋悬挂高度适宜,要低于膀胱水平,便于引流和防止尿液逆流。6.导尿管留置时间适宜,一般可3-7天,不必要频繁更换,也不能留置时间过长。7.每天评估插管的必要性。

五、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

1.

根据《抗菌药物应用指南》使用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主要是术前半小时内开


始应用,手术超过3小时或术中出血超过1500ml时要追加一个剂量,减少术后应用天数。

2.选择正确的备皮时间和方法,应在手术当天或手术室内备皮,采用不损伤毛囊的方法(剪毛加清洗)。3.缩短术前住院时间。

4.术前查体,监测血糖情况,血糖高者要控制在正常范围后再行手术,术后继续控制好血糖。

5.术中采取措施维持患者正常体温。6.手术切口换药时要严格无菌操作,有引流时按引流操作规程做好各方面护理工作。

六、皮肤软组织医院感染防控措施1、保护皮肤的屏障功能

对皮肤屏障功能障碍者,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创伤、检查和治疗:护理时避免推拉动作;
擦洗后外用保湿润肤剂;
积极治疗原发皮肤病,防止长期应用超强度糖皮质激素。

2、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应及早控制;
对反复发生皮肤葡萄球菌感染者,可酌情应用免疫增强剂。

3、合理选用抗生素

无菌手术或皮肤功能障碍的患者,不主张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如手术创面

大,或发生皮肤感染的机会增加时,可酌情使用,以外用药为主,减少抗生素应


用,防止耐药性发生。

七、医务人员手卫生与监管措施

1、医务人员洗手时必须使用流动水设施洗手。

2、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透析室、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消毒供应中心等重点部门必须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其它有条件的科室也最好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

3、洗手建议使用洗手液,如使用肥皂应悬挂晾干,保持清洁干燥。4、应配备一次性干手纸或干手器等干手物品。手术室干手巾应每人一用,用后清洁、灭菌;
盛装消毒巾的容器应每次清洗、灭菌。

5、洗手池池面应光滑无死角,每日清洁或消毒。

6、洗手池边应配备“六步洗手图”,并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洗手;
手术室应配备洗手流程及说明图。

7、手消毒剂应取得卫生部卫生许可批件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8、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9、当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10、下列情况应进行洗手与卫生手消毒:

(1)当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2

)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


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6)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11、当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应先洗手,然后进行手卫生消毒。

12、外科手消毒时应遵循先洗手,后消毒;
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的原则。

13、医务人员不得戴假指甲戒指等饰物,要保持指甲和指甲周围组织的清洁。

14、摘除手套后,应用肥皂(皂液)清洁双手。

15、外科洗手清洁指甲用具、揉搓用品如海绵、手刷等,应放到指定的容器中;
揉搓用品应每人使用后消毒或者一次性使用;
清洁指甲用品应每日清洁与消毒。

16、手卫生合格标准:

(1)卫生手清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²(2)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²


八、消毒灭菌隔离措施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

2、执行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手术部位、静脉导管、导尿管、医院内肺炎)

3、特殊科室(手术室、血透室、胃镜室、口腔科、ICU、产房、消毒供应中心等)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感染控制

4、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消毒;
(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5、灭菌器械及物品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进行清洗灭菌

6、科室自行消毒的物品按要求处理,消毒液浓度符合要求,按时监测、有记录。7、诊室及病室环境整洁、定时通风、换气,无异味8、进行无菌操作衣帽整齐、戴口罩,必要时戴无菌手套

9、治疗室、换药室清洁整齐;
无菌物品及非无菌物品分区存放、标识清楚,无菌包干燥、外观清洁,标识清楚,分类放置,无过期

10、无菌持物钳及容器干燥使用,每4小时更换一次,注明开启时间

11、药物现用现配,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用无菌药液不得超过2小时;
无菌溶液开启24小时内使用,注明开启时间

12.酒精、碘酒(碘伏)等消毒剂严格注明开启时间,瓶盖严密,按要求更换。13、无菌纱布、棉球、棉签等一经打开在24小时内使用,在容器外注明开启时间.

14.一次性物品不得重复使用。由药械科统一购入。一次性灭菌物品按要求存放在清洁干燥的区域

15紫外线消毒记录规范;
定期维护。紫外线灯管更换及时辐照强度达标16.螺纹管、湿化罐、氧气湿化瓶、雾化器等用物一人一用一消毒或一次性使用,长期使用每周更换1-2次,湿化液使用灭菌用水,每日更换17.冰箱清洁定时除霜,无过期、污染物品,不得存放个人物品

18.晨/晚间护理湿式扫床,严格执行一床一巾一桌一布;
病人被服清洁无污迹19.按要求进行床单元终末消毒处理;
不在病房走廊清点污被服

20.拖布分区使用,标记清楚,定点放置,用后消毒处理,晾干备用,容器清洁。


九、无菌操作原则

1、环境要清洁,进行无菌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防止尘土飞扬。治疗室应每天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2、进行无菌操作时,衣帽穿戴要整洁,口罩须遮住口鼻,并修剪指甲、洗手。3、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物品一经使用后,必须再经灭菌处理后方可使用。从无菌容器中取出的无菌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无菌容器及无菌包打开后有效使用时间为24小时,过期要重新灭菌。

4、无菌包外应有六项检测卡,包内应有灭菌指示卡,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放,先期先用。无菌包在未污染的情况下,可保存7天,过期应重新灭菌。5、取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无菌持物钳,无菌持物钳应干燥保存,每4小时一换。未经消毒的用物不可触及无菌物或跨越无菌区。

6、进行无菌操作时,如器械、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应更换或重新灭菌。

7、一份无菌物品,只能共一个病人使用,以免发生医院感染。十、检验科院感控制措施1、手卫生:

手卫生的概念: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洗手: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检验科工作人员每项操作前后都要认真执行手卫生(洗手或手消毒),洗手时严格遵守六步洗手法,特别是采血窗口的工作人员一定要衣帽口罩整齐,做到一人一巾一带一针一管,接触每个病人前后都要进行手卫生处置。

2、检验科的环境消毒: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定时通风换气,每天开窗至少2次。空气每天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一次,时间1小时,做好记录。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每天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2次。在进行各种检验

操作时,应避免污染;
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行消毒,遇有场


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立即处理,防止扩散,并将污染情况向上级报告。

3、微生物实验室菌株、毒株保存及耐药菌报告管理

菌株、毒株有专人保管,未得临床实验室负责人批准,不得携出实验室室外;
需保存的菌株、毒株应有编号,有其名称、来源、所用培养基、保存条件及其他历史和实验室资料;
需保存的菌株、毒株放入冰箱或低温冰箱加锁保存;
菌株、毒株仅限于指定人员张世臣使用保存,有使用情况记录。

为对院内感染控制及合理用药提供充分支持,细菌室每月向临床科室通报细菌耐药情况,提供耐药率分析报告。

4、微生物实验室发现多重耐药菌后,应第一时间通知有关科室和院感办,以便于科室立即落实隔离预防措施,杜绝传播。送往科室的耐药菌检验报告单上要加盖“耐药菌”字章。

5、使用后的细菌培养基应在科内进行高压灭菌或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后再按感染性废弃物处理程序进行运送。

6、感染性废物:指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包括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棉球、棉签、针管、针头等)、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血液、血清等。废物产生后放入有明显标识的医用垃圾袋,有医务人员打包封口后,与保洁员进行交接并双签字,然后由其运送到医疗废物暂存处。

7、报告单发放管理门诊患者的检验报告由患者在门诊自助终端打印,不能自助打印病人报告单由专人消毒后按程序发放。


十一、血液净化中心流程的感染控制措施

1、血透室的布局应符合医院感染的相关要求,并配备符合手卫生规范的基本设施。

2、工作人员进入血透室时应穿工作服、换工作鞋。对患者进行有创诊断和治疗操作时应戴口罩及工作帽,必要时戴手套。对不同患者进行操作,必须洗手或消毒手后更换手套。

3、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避免相关感染的发生。4、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原则,避免发生职业暴露。5、新病人首次透析前,常规检查乙肝标志物(HBsAg、HBs-Ab、HBc-Ab、HBeAg、HBc-Ab)、丙肝抗体(抗HCV)、艾滋病毒抗体及梅毒螺旋体抗体。对于HBsAg、HBs-Ab、及HBc-Ab均阴性的患者建议给予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对于HCV抗体阳性的患者,应进一步性HCV、RNA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应每半年进行一次上述经血传播的疾病标志物复查,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患者可每年进行上述感染指标的复查。急诊透析病人没有上述检测结果时,应在透析前留取血标本进行上述检测,使用急诊透析机,透析结束后进行终末消毒,透析器和管路须一次性使用。

6、透析区应划分普通病人治疗区和隔离病人治疗区。感染病人应实施隔离分区并专机透析,所用物品及护理人员相对固定。

7、血透室必须对每一台透析机进行编号,患者使用的透析机最好相对固定,并做好记录。

8、血透室所用的医疗废水(包括排出的透析液)应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9、医疗废物按要求处理。

10、透析区应保持空气新鲜,配备空气消毒设备,每日进行有效的空气消毒。地面、台面和物体表面每日下班后湿式打扫并消毒,如遇污染及时消毒。11、工作人员应每年检测经血传播疾病的各项指标。必要时进行预防接种。患乙型肝炎或携带HBsAg及丙肝抗体阳性的工作人员应调离血液透析室。12、发生医院感染爆发、聚集时应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爆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置、上报。

13、购入及应用的消毒剂应符合国家相关要求并正确使用。14、血透室细菌污染相关检测。


检测项目透析用水

监测频次每月

采样部位

正常值

透析用水供水管路细菌数≤上

200cfu/ml

透析液每月透析液进入透析器细菌数≤前

200cfu/ml

透析用水内每季毒素

透析液内毒每季素

医务人员手每月

透析用水供水管路内毒素≤上

1Eu/ml

透析液进入透析器内毒素≤前

2Eu/ml细菌数≤10cfu/cm2

透析室空气每季细菌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

物体表面每月细菌数≤10cfu/cm2

使用中消毒每月

灭菌剂:无菌生


液长

皮肤消毒剂细

10cfu/cm2

反渗机和供水管路的消毒

按照设备要求定期对反渗机和供水管路进行消毒和冲洗,消毒和冲洗方法及频率参考设备使用说明书。每次消毒和冲洗后须测定管路中消毒液残留量,确定在安全范围内(见表-2,表中未涉及的消毒剂请参照生产厂商的说明书)。透析机使用后进行有效的水路消毒(具体消毒方法按厂家要求或参见透析机的有关说明书)透析机水路中消毒液残留量必须小于允许值(见表-2);
透析管路预冲后必须2h内使用,否则要重新预冲,隔日使用需要重新消毒。建立消毒记录,以便追溯。

表—2水路中消毒剂的最大允许残留浓度

消毒剂甲醛过氧乙酸游离氯

合格标准10mg/L1ppm0.5mg/L

十二、口腔科门诊院感控制落实措施

1、科室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本科兼职监控医师、护士组成,并在科室主任领导下工展工作。


2、门诊布局合理,有流动水洗手设施、快速干手设备及手消毒液。各诊室加强自然通风,治疗前后用消毒液擦拭工作台面、座椅及地面。每日定时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1小时。

3、口腔科医务人员必须掌握疾病标准预防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知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规程,进行口腔诊疗操作时必须衣帽整齐,戴口罩,必要时戴护目镜,接诊、治疗每个患者前后均戴手套,一人一换,戴手套前后均应洗手及手消毒。

4、口腔科专用器械可在科内进行水洗、酶洗、清洗等处置后送供应室高压灭菌处理,处置应符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的要求。

5、进入患者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灭菌或消毒”的要求。口腔检查器材尽量采用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弯盘、一次性垫巾等,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标识齐全,无过期、无漏气、无破损,并禁止重复使用。凡接触患者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诊疗器械必须达到灭菌。修复、正畸印模须用消毒液浸泡,石膏模型必须置紫外线灯下一米距离内照射30分钟备用。

6、口腔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分类正确,标识清楚,锐器放置正确。口腔医疗废物及使用后的一次性器具均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进行处理并有记录。

十三、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落实措施1、内镜室布局合理。

2、内镜室工作人员必须经过预防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3、诊疗床单每天更换,有污染随时更换。

4、不同部位内镜的诊疗应当分室进行。灭菌内镜的诊疗应在Ⅱ类环境内进行。5、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内镜时,应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渗透围裙、口罩、帽子、护目镜、手套等。

6、内镜清洗消毒符合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要求:水洗→酶洗→清洗→消毒或灭菌→冲洗。

7、凡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者经外科切口进入人体无菌腔室的内镜及附件,如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等,必须灭菌。凡穿破粘膜的内镜附件,如活检钳、高频电刀等,必须灭菌。凡进入人体消化道、呼吸道等与粘膜接触的内镜,如喉镜、支气管镜、胃镜、肠镜等,应进行高水平消毒。内镜及附件用后应当立即清洗、消毒或者灭菌。

8、每日诊疗结束,清洗槽、酰洗槽、冲洗槽,充分刷洗后,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槽在更换消毒剂时彻底刷洗。

9、消毒后内镜每季度进行生物监测,灭菌后内镜每月进行生物监测,消毒液浓度按时监测,并做好记录。

10、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重复使用。


11、每季度进行空气培养,每月进行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的监测,留存监测资料。

12、医疗废物处置符合有关规定。

十四、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措施

1、手术室的建筑布局、功能划分和空气净化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


(GB5033-2002)《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做到洁污区域分开,功能流程合理。区域标识明确。设清洁通道和污染通道,消毒物品由清洁通道进入,污染物品经污染通道送出。分别设工作人员出入口与病人出入口。并设隔离手术间。

2、手术室墙面、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排水管道通畅,便于清洗和消毒,排水口不暴露。

3、加强手术室入、出口管理,进入手术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手术室规章制度,按规定通道出入。

4、进入手术室工作人员要更衣、换鞋、戴口罩、帽子,出手术室必须更换外出衣、鞋。手术人员拖鞋每日消毒。

5、手术间,每24小时清洁消毒一次。连台手术之间、当天手术全部完毕后,应当对手术间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实施感染手术的手术间应当严格按照医院感染控制的要求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6、清洁工作必须采用湿式打扫、在净化空调系统运行中进行。手术间无影灯、手术床、器械车、壁柜表面及地面应每日用消毒液擦拭1次。每周进行彻底清扫消毒1次。使用的清洁工具不宜用掉纤维的织物材料制作。设备、物品进入洁净手术部前,应安装完毕、擦拭干净。

7、每季度对手术间空气进行细菌培养,每月对物体表面、手术人员手进行细菌培养,留存监测资料。

8、手术患者穿干净病号服由交换车接送,戴隔离帽,步行者换鞋入内,交换车上铺单(防水、防渗漏),保持清洁,一人一换。接送隔离病人平车应专车专用,严格消毒。

9、手术进行中限制人员活动,每台手术参观人员不能超过4人,严禁无关人员入内。污染手术及传染病人手术禁止参观。减少开启通向走廊的门,严防污染空气进入。

10、手术室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11、手刷一人一用一灭菌。手术用具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12、麻醉病人所用一次性导管及面罩严禁重复使用。13、连台手术要重新刷手更换手术衣和手套。

14、手术器械等物品用后,由手术护士进行初步冲洗,交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置。

15、加强空气净化系统管理,每日手术结束后对排风口外表面清洁擦拭,每周对排风口过滤网清洁一次,新风口初效过滤网每周一次清洁,中效过滤网3个月更换一次,高效过滤网1-2年更换一次,有记录。


16、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处置符合有关规定。

十五、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措施

1、供应室应当设置在相对独立的区域,建筑布局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有关规定,做到洁污区域分开,功能流程合理,区域划分清楚,区域间有实际屏障,不交叉,不逆流。

2、工作人员上岗时应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

3、布局合理,分去污区、检查包装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三区划分清楚,区域间有实际屏障;
路线及人流、物流由污到洁,强行通过,不得逆行;
天花板、墙壁、地面等应光滑、耐清洗,避免异物脱落。

4、每季度进行空气培养,每月进行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监测,灭菌物品每月进行抽样灭菌效果的监测,留存监测资料。

5、灭菌物品应有明显标志,详细注明打包者姓名、灭菌锅的锅次、锅号、灭菌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期等六项信息,有效期内发放使用。

6、收污与下送车应严格分开,标识明确,每次使用后清洁消毒,定点存放。物品运送过程应使用密闭车辆,禁止在病区内清点。

7、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拆除外包装后,方可移入无菌物品存放间。8、消毒员应持《中华人民共和国锅炉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资格证》上岗,定期培训。

9、医疗废物处置符合有关规定。

十六、ICU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措施在普通病房管理的基础上达到以下要求:


1、布局合理,明确划分治疗区,监护区,工作人员活动区,保持清洁安静。2、设置流动水洗手设施、洗手图、配备清洁剂、速干手消毒剂,干手物品或设施。

3、严格控制出入人员,工作人员进入ICU应衣帽整齐、戴口罩、换鞋。4、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认真洗手,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可疑污染操作时应戴手套,操作结束脱掉手套应后洗手。5、患有感染性疾病人员不得进入ICU。

6、每季度进行空气培养,每月进行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的监测,符合医院Ⅱ类环境标准。留存监测资料。

7、加强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监测,防止病人发生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和耐药菌的产生。

8、对特殊感染或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9、每个床单位所用血压计、听诊器、床头物品、吸氧、吸痰装置等禁止与其他病人交叉使用。

10、严格探视制度,限制探视人数;
探视者应更衣、换鞋、戴帽子、口罩,与病人接触前后要洗手或卫生手消毒。

11、病人转出、出院或死亡,应对床单元进行终末消毒。12、医疗废物处置符合有关规定。十七、感染性疾病科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措施1、门诊管理

(1)门诊独立设区,有明显标识。

(2)严格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做到无交叉。(3)医务人员相对固定,并限制活动范围,减少医源性传播机会。

(4)入口处有专人分诊、进行检诊、测体温和介绍就诊须知,发热病人带口罩,家属及陪同者在诊区处等候,如病情需要时,经医师同意可留一人陪同。2、感染性疾病科门诊空气消毒(1)开窗自然通风。

(2)紫外线照射消毒,每日1次,每次60分钟。3、地面及物体表面消毒

(1)地面要湿式拖扫,有疑似病人时用500mg/L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拖地,每日2次。

(2)桌、椅、窗台、柜、门(把手)、治疗车等可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每日2次。4、其它物品的消毒


(1)每个诊室备有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等物品,每次用后消毒,体温计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听诊器、血压计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2)病人吸氧用一次性湿化瓶、鼻导管等,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置。

(3)运送传染病人的平车使用后用500mg/L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作用30分钟。(4)工作人员使用后的隔离衣、刷手衣等,装入双层污衣袋扎紧袋口,密闭车交洗衣房集中处置。

(5)空调过滤网定期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清洗。5、病人排泄物、分泌物的处理

(1)留观病人床旁设置加盖容器,装足量500mg/L含氯消毒液,用做病人呕吐物、分泌物的随时消毒,作用时间30-60分钟,倒入厕所。(2)排泄物:

①尿液:每1份尿液加500mg/L含氯消毒液1份混匀,放置2小时,倒入厕所。②粪便:每1份粪便加漂白粉5份搅匀,放置2小时,倒入厕所。6、污物的处理

(1)感染性疾病科门诊所有垃圾均为医疗垃圾。

(2)用后的防护服、一次性口罩、帽子、手套、鞋套及其它废物装入黄色垃圾袋内,不可超过3/4满,扎紧袋口。

(3)交接时在污染口,用500mg/L含氯消毒液喷洒,然后套第二层黄色垃圾袋,扎紧袋口。(4)注明警示标识。

(5)垃圾置于双层黄色塑料袋内,医疗废物处置符合有关规定。7、终末消毒

留观室病人出院、转院后,留观室空气、物体表面、床单位等按照上述有关具体消毒方法进行终末消毒。8、医护人员防护

(1)感染性疾病科门诊的工作人员着装符合要求。(2)与病人近距离操作时戴口罩、帽子、护目镜。(3)每接触一个病人后马上洗手或卫生手消毒。(4)严格洁、污路线,不得逆行,避免造成污染。(5)下班要沐浴更衣后方能离开感染性疾病科门诊。


十八、产房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措施

1、布局合理,严格划分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区域间标志明确,最好有实际屏障。

2、医务人员进入产房必须洗手、戴口罩、戴帽子、更衣、换鞋,患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的工作人员应暂时停止产房工作。

3、产房应保持清洁整齐、空气新鲜,温度在24℃~26℃,湿度50%~60%,空气、物体表面应达医院Ⅱ类环境标准。

4、接送病人车辆应用交换车,无交换车的将产妇送出后要进行擦拭消毒处理。平车、待产床、产床上使用一次性床单,产垫、无菌单、被服一人一换。待产床及产床每个病人使用后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床栏等表面,如被血液、体液污染可用1000-2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5、严格无菌操作,接生前手卫生按外科手卫生准备。

6、产前病人进行HBV、HCV、HIV检查,设隔离待产床和隔离产床,传染病人的胎盘必须放入双层黄色垃圾袋并做好标识。待产床、

产床及房间进行终末消毒


处理。

7、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重复使用。8、每季度进行空气培养,每月进行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监测,留存监测资料。9、医疗废物处置符合有关规定。

十九、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措施

1、导管室布局合理,严格划分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区域内标志明确。2、医务人员进入导管室要戴口罩、帽子、换鞋,外出要穿外出衣、鞋。3、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手术过程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帽子及口罩。4、导管室使用的一次性医疗用品由医院采购部门统一购置,科室不得自选购入。5、一次性导管及相关附件应编号,记录使用情况,严禁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

6、重复使用的器械用后送供应室集中处置。

7、严格限制导管室参观人员,每台导管手术参观人数不得超过4人,参观人员应遵守导管室消毒隔离制度。

8、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重复使用。9、手术台罩单一人一用一更换。

10、严格执行清洁、消毒、隔离制度,桌面、地面等物体表面每日擦拭及紫外线照射,并有记录。

11、每季度进行空气培养,每月进行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的监测,留存监测资料。

12、医疗废物处理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011: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的程序与规范、判定标准一、清洗质量监测的程序与规范

(一)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质量的监测

1、日常监测:应每批次监测清洗消毒器的物理参数及运转情况,并记录。2、定期监测:

(1)对清洗消毒器清洗效果每年采用清洗效果测试指示物进行监测并记录。(2)监测方法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者指导手册,

监测结果不符合要

求时,清洗消毒器应停止使用。清洗效果测试指示物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3

)清洗消毒器新安装、更新、大修、更换清洗剂、消毒方法、改变装载方

法等时,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进行监测,清洗效果质


量监测合格后,清洗消毒器方可使用。(三)灭菌质量监测的程序与规范、

1、对灭菌质量采用物理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法进行。

(1)物理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

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

测结果符合要求。

(2)包外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

包内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

物品不得使用,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3)生物监测不合格时,

应尽快召回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

灭菌物品,重新处理,并应分析不合格原因,改进后生物监测连续三次合格后方可使用。

(4)灭菌植入型器材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四)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监测

1、物理监测:每次灭菌应遵循监测并记录灭菌时的温度、压力、时间等灭菌参数,温度波动范围在+3°C以内,时间满足最低灭菌时间的要求,同时应记录所有临界点的时间、温度与压力值,结果应符合灭菌的要求

2、化学监测法:B—D试验: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应每日开始灭菌运行前进行B—D测试,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B—D试验失败应及时查找原因进行改进,监测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
化学监测应每包进行,具体要求为灭菌包包内、外均应有化学指示物,高度危险性物品应将化学指示物置于最难灭菌的部位,对有管腔器械和难以灭菌通过的物品,每日两次集中灭菌并进行批量指示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如果透过包装材料可直接观察包内化学指示物的颜色变化,则不必放置包外化学指示物。通过观察化学指示物颜色的变化,判定是否达到灭菌合格要求。3、生物监测法

(1)脉动真空灭菌器应每周监测一次

(2)紧急情况灭菌植入型器械时,可在生物PCD中加用5类化学指示剂,5类化学指示剂合格可作为提前放行的指示,生物监测的结果应及时通报使用部门

(3)采用新的包装材料和方法进行灭菌时应进行生物监测

(4)灭菌器新安装、移位和大修后的监测,应进行物理监测、生物监测和化学监测,通过后,生物监测须空载连续监测三次,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五)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器的监测

1、物理监测法:每次灭菌应连续监测并记录每个灭菌周期的临时参数,如舱内压、温度、过氧化氢的浓度,电源输入和灭菌时间等参数

2、化学监测法:每个灭菌物品包外应使用包外化学指示物,作为灭菌过程的指示,每包内最难灭菌位置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透过观察其颜色变化,判定其是否达到灭菌合格要求。

3、生物监测法:应每天进行一次灭菌循环的生物监测。

(六)生物监测判定标准:阳性对照组培养阳性,阴性对照组培养阴性,试验组培养阴性,判定为灭菌合格。阳性对照组培养阳性,阴性对照组培养阴性,试验组培养阳性,则灭菌不合格;
同时应进一步鉴定试验组阳性的细菌是否为指示菌或是污染所致。



第五篇: 院感防控征文

近视防控征文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让我们行动起来:防控近视,保护眼睛!以下是本站分享的近视防控征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近视防控征文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保护眼睛要从小做起。我们眼睛还非常娇嫩,未发育完善,只要稍不注意,就容易生病。那怎样才能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呢?我想提醒同学们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正确使用眼睛,预防近视。不良的用眼习惯,都可能引起眼睛疲劳,导致近视。如看书写字姿势不好、距离太近、时间太长、光线不好等。要预防近视,就应该做到科学用眼,读书写字姿势要端正,眼睛与书本的距离须保持33厘米;连续看书写字1小时左右要休息一会儿,或向远处眺望片刻。不要在光线不足或直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在床L或在走路、乘车时看书。

其次,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劳逸结合。坚持每天做好两次眼保健操,还要多参加体育锻炼,如打乒乓球,可以调节眼部的血液循环。每天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至少9-10小时。看电视的时间也不要过长,眼睛与电视机的距离应在2米以上。

最后,还应做到讲卫生,爱清洁,勤洗手,不用手揉眼;毛巾、脸盆、手帕等用具要和大人分开;游泳后滴眼药水。加强预防传染性眼病,如果一旦得了传染性眼病,要及时治疗。

同学们,为了让你的眼睛更加健康、明亮!希望你从现在做起,从小做起,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吧! 近视防控征文
传说中的“小四眼”,我们班上可有不少。曾经听过医生说,环境污染对眼睛视力有相当恶劣的影响。其实是因为缺乏锻炼、挑食、营养不良才引起近视的原因,而且长时间玩电脑游戏、看电视等一些有辐射的交通工具也是导致近视的主要原因。

经过我最近在班上观察,罗、冯都是假近视,度速不是很深,不要长时间玩电脑,80%的可以不用戴眼镜。因为深圳环境很好、绿化多,我看环境应该不是近视的主要原因,应该是自立能力那一块。主要是学生做作业时照明不足,迫使学生把书本移近,长时间来,近视就会加深。
过量使用电脑,眼睛疲劳。而且千万不要把电脑放在卧室里,因为电脑有辐射,对身体不好,特别是眼睛。当有灰尘的时候,千万别用有细菌的手擦拭眼睛,要不细菌进入眼睛,眼睛会红肿,恶化,特别是别揉眼睛。
我曾经调查过一位近视的同学,他的写字姿势是下低,桌子和眼睛的距离没有一尺,所以导致他近视,但是他的睡眠时间很足、每天早上都出去运动,我相信只要把坐姿改好,眼睛就可以恢复健康。
大家记住几条预防近视的规则:1、不要用有细菌的手擦拭眼睛;2、少接触电脑和电视;3、坐姿,桌子和眼睛的距离要有一
尺;4、不要让眼睛过度疲劳,要适当调整好睡眠时间,早睡早起。记住啦!一定要勤洗手。

保护眼睛,人人有责。

近视防控征文 怎样保护视力
眼睛,我终于认识到你的重要性了。一开始,我不知道怎样爱护你,总是经常伤害你。自从老师让我们做了失去双眼的游戏。体会盲人的感觉。我才意识到失去眼睛,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看不见花红柳绿,看不见莺飞燕舞,看不见蓝天白云……我真的不能没有你啊,我自认为给你安块玻璃对你有好处,可是我错了,那并没有什么好处,只是给你增加负担。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一定要保护好我们的眼睛。
除了眼保健操,还有更好的保护眼睛的方法吗? 对青少年学生来说,还要注意写字、阅读距离最好不小于30厘米;台灯不宜太亮,用普通灯泡15瓦合适,用三基色节能灯3瓦合适。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时应该戴专用的防近视眼镜;看电脑的距离不小于60厘米,看电视的距离不小于3米。已经近视或有其它屈光缺陷的眼应该常戴度数准确的眼镜。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8小时。

眼保健操
采取坐式或仰卧式均可,将两眼自然闭合,然后依次按摩眼睛周围的穴位。要求取穴准确、手法轻缓,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1.揉天应穴:用双手大拇指轻轻揉按天应穴(眉头下面、眼眶外上角处。
2.挤按睛明穴:用一只手的大拇指轻轻揉按睛明穴(鼻根部紧挨两眼内眦处先向下按,然后又向上挤。
这就是保护视力的方法,但最关键的还是在我们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一些小事,你说我说的对吗?

文稿文档网 https://www.wenkuwg.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文稿文档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