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文稿文档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无菌技术的不足(4篇)

无菌技术的不足(4篇)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3-05-12 16:50:10 点击:

篇一:无菌技术的不足

  

  护生在无菌技术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作者:熊欢

  来源:《决策探索·下旬刊》2019年第12期

  熊欢

  【摘要】无菌技术操作不仅是一项护理基本技术,还是众多医院手术室护生出科考核的一项重要考核项目。本文首先分析了护生在无菌技术操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探讨了解决护生无菌技术操作问题的有效对策,以期为提高护生无菌技术操作水平提供帮助。

  【关键词】护生;无菌技术;问题;对策

  无菌技术指的是在医疗护理工作中,防止微生物侵入人体及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遭受污染的技术。无菌技术操作贯穿于一系列医疗护理操作中,作为医疗护理人员所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操作技术,其影响着各项医疗护理干预手段的效果及患者的生命健康。所以,护理人员必须始终秉持无菌观念,有效掌握无菌技术,严守操作规范流程,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

  一、护生在无菌技术操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无菌技术操作前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护生准备方面,一些护生着装与无菌技术操作要求不相符,例如头发散落、不佩戴口罩或者未对口鼻进行充分遮盖,手部佩戴有装饰品,未调节好洗手与戴口罩的顺序等。其次,在无菌技术操作物品准备方面,物品没有配备齐全,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混放等。

  (二)无菌技术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无菌持物使用方面,一些护生未能做到对无菌持物钳的规范使用,在使用时总是会碰到容器口缘或液体上方的内壁,没有很好地将钳端保持在垂直朝下的闭合状态。其次,在无菌包使用方面,一些护生在开包前未对包布各项信息进行严格检查,开包时手触碰内面造成无菌包无法继续使用,抑或是开包时没有记录开包时间或者对无菌包有效期计算不准确。再次,在铺无菌盘方面,一些护生在扇形折叠无菌治疗的过程中,折边不够规范齐整,或是在放置无菌物品时屡屡跨越无菌区域。最后,在无菌手套使用方面,一些护生在佩戴无菌手套过程中,将未戴手套的手触碰手套外面,将戴好一只手套的拇指触碰手套的反折面,造成手套受到污染而无法继续使用。

  二、解决护生无菌技术操作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强化护生无菌观念

  无菌技术内容较为乏味,调动起护生学习无菌技术理论知识的主观能动性至关重要。可通过在无菌技术理论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演示,激发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起对无菌技术操作更为直观的认识,做到与教师理论讲授的有效结合,进而提升学习效果。

  (二)加强对护生的无菌操作训练

篇二:无菌技术的不足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试论无菌技术操作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英美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40期

  【摘要】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进步,医药护理要求也在相应提高,尤其是在无菌技术操作方面。教师在无菌技术操作教学中应提高课程重视程度,并且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以此减少操作失误,确保学生顺利通过无菌技术操作考核。本文首先介绍了该课程常见教学问题及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无菌技术

  操作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0-0206-02前言

  医疗护理作为医院基本的工作内容,应做好无菌操作工作,这不仅是医疗行业发展的基础,而且还是护生应掌握的基本功,如果无菌技术操作因缺乏合理性或者严谨性导致医药用品感染,那么极易降低病人治疗成功率,并且有损医院形象,因此,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无菌技术操作问题是极为必要的。

  1.常见问题及原因

  1.1问题

  学生取、放药用物品的过程中,未能规范使用持物钳,即被取药用物品会低落到容器壁上,个别学生还会倒置持物钳,进而直接污染药用物品;无菌容器盖常被接触式放置,正确的放盖方法为朝向放置,移动无菌容器过程中,手指还会触碰到容器内壁;学生拿取容器物品的过程中,打开容器盖时会污染容器盖;应用无菌包时,学生会直接用手接触无菌包,被触碰过的无菌包会因污染而不能正常使用;学生未能规范佩戴无菌手套,即双手合作佩戴的过程中会使手套间接被污染;无菌盘摆放过程中,学生会无意识的多次触碰无菌区,进而导致无菌盘被污染[1]。

  1.2原因

  首先,教师的教学态度缺乏严谨性,对于非规范无菌操作的同学未及时制止,同时,并未在第一时间示范性引导,进而学生会继续延续错误的操作习惯。部分教师在无菌操作过程中错误示范,进而学生会错误模仿,即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问题,教师也不能及时指出。其次,学校所提供的无菌技术操作环境较差,并且实验器材较陈旧,这并不能真正达到无菌操作

篇三:无菌技术的不足

  

  3篇无菌操作及消毒隔离管理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措施是针对某种情况而采取的处理办法(用于较大的事情)。第一文档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3篇无菌操作及消毒隔离管理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供大家参考选择。1篇无菌操作及消毒隔离管理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产房消毒隔离措施

  1.产房包括办公室、一般待产室、隔离待产室、分娩室、隔离分娩室、急诊手术间、无菌物品存放间。严格区分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各区有明显标志,严格执行“三关”管理。

  2.工作人员进入产房前,必须在工作人员通道的指定地点更换帽子、口罩、鞋子(或鞋套),洗手或消毒手后更换衣裤方可进入半限制区,进入半限制区后须进行二次更鞋更衣后方可进入限制区,外出必须更换外出衣、外出鞋,非工作人员一律不得随意进入,参观者应严格按照以上规定执行。

  3.产妇进入产房需更换病员服、拖鞋(或鞋套)后经病人通道进入,个人物品不应带入产房。陪伴进入待产室,须戴口罩、帽子、更换衣裤、拖鞋(或鞋套)后方可进入。

  4.产房清洁由专人管理,墙面和地面每天采用湿式清扫,随脏随扫。当有血迹、粪便、体液、病原菌感染时,立即用含氯(500mg/L)消毒剂拖洗。刷手池、水龙头、产床、对接车、辐射台、母婴监护仪等仪器设备的物表每天进行擦拭,无菌物品存放间、待产室、分娩室及急诊手术间每日进行一次循环风紫外线消毒,每月进行空气培养、物表细菌学监测一次。产房专用的拖鞋,每天清洗消毒。

  5.氧气湿化瓶、吸引瓶、各种导管、接头、雾化器、暖箱等接触皮肤和粘膜的器具,一人一用一消毒,产妇使用后的软尺、骨盆测量仪用含氯(500mg/L)消毒剂浸泡消毒,干燥保存备用。

  6.每周一进行袖带清洗、仪器保养各一次,每周更换消毒液、消毒消毒器械二次。

  7.产房的清洁用品(如拖布、抹布)严格按照分区使用,并作好标志。

  8.待产或分娩后的床单元及物品严格按照出院病人终末消毒处理,对患感染性疾病的产妇,安置在隔离待产室或分娩室,在待产或分娩过程中所用的物品、器械等按感染性医疗废物严格处理。

  9.医护人员严格按照标准预防执行职业防护,接生时须穿防护服、戴防护罩。

  10.胎盘等病理性垃圾严格按相关规定处理,医疗废物经污物通道转运。

  11.无菌物品存放在无菌物品间的无菌物品柜内,消毒标记清楚,并标明消毒日期及有效期,班班交接。产房所需

  器械进行高压灭菌,一人一用一灭菌。

  12.抢救新生儿后的用物(如喉镜、气管插管等)须一人一用一灭菌后备用。

  13.使用后的LEEP刀器械由产房助产士严格按照清洗流程执行后,戊二醛浸泡消毒备用。使用后的床单元按照终末消毒处理。

  2篇无菌操作及消毒隔离管理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1.基层医院消毒隔离与灭菌存在的问题

  1.1消毒隔离知识不足:工作模式的改变。工作范围的扩展,医疗物品的消毒灭菌供应已向着专业方向发展。原有的思维方式已跟不上形势的要求,护理人员的不稳定性,对消毒供应室工作的认识不足,对所涉及的消毒隔离的知识掌握不够。

  1.2环境保护和用具保护意识不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意识淡薄,在操作中缺乏消毒隔离意识。临床科室用过的器械随意、敞开放置:下收人员从取污器械、搬运、关门均戴同一双手套操作。未注意车门把手的保护、在病区清点器械、污染器械盛装过满、搬运时蔽开、污水从车内溢漏;污染区工作期间穿着防护服随意走动、分类用的手套与清洗用的手套无分开、分类完毕未及时清理垃圾、消毒分类台、冲洗池和手套,器械浸泡消毒前未监测消毒液浓度。分类前未准备好盛装用具、器械串子。盛装着污染器械的容器置于存放清

  洁物品的区域,用完未及时消毒清洗,未严格控制浸泡消毒时间,未直接接触病人的槽、盅与污染的器械混放,分类台上污水滴落地上等。

  1.3自我防护意识差:工作人员未严格着装:不穿防水衣、防水鞋,分类、清洗器械时不戴双层胶手套。不戴口罩、面罩或眼罩,每项操作完毕未洗手。

  1.4执行制度不严:表现在包装台面不整洁,检查器械清洁度不认真,敷料包装与器械包装同室同时间进行,过期器械未重新清洗,未按要求装载,无菌物品御载时未充分散热造成湿包。启闭式容器未认真检查是否关严密。洗手依从性较差。操作前未严格清洗双手,接触无菌物品前未严格洗手或用消毒液消毒手;车内无菌物品放置无统一,造成用手接触的机会增加:到病区发放无菌物品时无菌垫巾未垫好,取出柜的无菌包未用又放回。

  1.5手卫生中的特殊性:严格执行七步洗手法洗手。再用消毒毛巾抹干手后细菌培养,由于个体的差异,有些人结果仍超标。

  1.6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不完善:(1)压力蒸汽灭菌器工艺监测记录不全面,化学监测未能做到每包监测,生物监测只有3家单位是每月1次,6家单位为半年1次,1家单位为1年1次。(2)紫外线消毒监测记录不全,消毒时间过长。(3)对于戊二醛的监测,有4家单位没有进行化学监测,亦没有

  监测戊二醛的专用化学指示卡。:

  1.7无菌物品管理有缺陷:(1)无菌包包皮不合格,3家单位有焦包现象,有的包皮有破损,甚至有的手术器械包双层包皮出现贯通伤,完全失去了屏障保护作用,却未引起工作人员足够的重视而仍被使用,埋下了医疗安全隐患。(2)别的无菌物品无灭菌标识。(3)有的塑封灭菌物品无灭菌日期。(4)无菌容器使用后无打开日期与时间。(5)有2家单位灭菌有效期为7天的物品天算错,实际变成了8天。:

  1.8医疗器械清洗不彻底

  数医院都是人工清洗手术器械,且未使用多酶洗液,由于清洗人员不固定、不专业,时有器械清洗不彻底的情况出现,器械上出现血渍或锈渍,从而影响了消毒灭菌效果。

  2.对策

  2.1加大消毒供应设施投入:对于医疗机构的消毒工作,并不是一项短期的工作,而是长期、细致的工作。各医疗单位应加强医护人员的消毒业务培训,完善消毒设施,强化环境清洁和洗手的规范化操作,严格做好灭菌物品的规范化运送、保存和正确使用,确保消毒工作质量。有条件的医院则应该改善建筑布局及工作流程以符合环境卫生学和感染控制的要求。

  2.2科学布局消毒供应中心布局:中心消毒供应中心除满足较严格的作业流程和平而布局模式等之外,还应符合以

  下建筑技术要求:供应中心室内应做到天花板、墙壁、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耐清洗,避免异物脱落。地面要求防腐蚀,清洁区耐冲洗、污染区耐酸碱。墙角宜采用弧形设计以减少死角。洗涤区域戊有良好排水系统,排水通道密闭,防鼠、防蟑螂。供应中心应有较好的宅内采光和通风设计,使室内温度保持在18~22℃、湿度在35%~60%。40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应逐步采用中央空调系统和止压空气净化装置。

  2.3加医院感染控制知识的培训力度:一方面,加强全体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加强责任心。另一方面,要使医院感染管理人员跟上卫生工作发展的步伐,不断地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要有对临床科室的消毒、隔离、灭菌等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的能力,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使基层医院的感染控制工作在不断的培训和监测中得到全面提高。

  2.4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各项规章制度,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最重要措施之一,贯穿在各项诊疗护理工作过程中。每一个医护人员都应从预防医院感染、保证病人健康出发,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同时加强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将质量与绩效挂钩,利用经济手段协同管理。

  2.5开展医院感染的监测工作:医院感染监测的目的是通过监测取得第一手资料,分析医院感染的原因,发现薄弱环节,为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依据,并通过监测来评价各措施的效果。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环境污染监测、灭菌效果监测、消毒污染检测、重点部门的监测、清洁卫生工作监测、规章制度执行监测等等。应把监测工作作为常规工作,定期、定点、定项目的进行。

  3篇无菌操作及消毒隔离管理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可直接影响医院的医疗质量以及病人的安危,其中消毒隔离措施又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能否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关键在于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措施。本文分析护理工作在消毒隔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并提出解决对策。

  1存在的问题

  1.1护理人员对消毒隔离认识不足,意识淡薄护理人员对病人情况了解不深,没能发现潜在感染的危险性,采取的应对措施不到位。加之长期在临床一线工作,包有侥幸心理,在护理工作中对各项消毒隔离措施未能落到实处,消极被动。

  1.2医院感染知识欠缺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缺乏主动学习,了解和认识不足,导致措施落实流于表面形式,在思想及行动上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

  程以及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医院对保洁员、护工的培训不到位,他们缺乏消毒隔离知识和技能,容易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

  1.3日常工作操作不规范护理人员配备不足,工作量大,导到致出现减化操作流程,产生游击作风的现象,加之对低危物品如体温计、血压计、压脉带、氧气湿化瓶等的日常消毒不严,就增加了各种病原菌在患者之间传播的机会。

  1.4无菌观念差部分护士无菌观念差,在工作繁忙时无慎独精神,出现违反无菌操作原则的现象。无菌技术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护理技术操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如果违反操作规程,很容易造成医院感染的发生。

  1.5护理人员自我保护意识不够护理人员从事损伤性操作时不规范,如用过的针头未第1时间放入锐器盒,接触血液、体液时未戴手套等,工作时交头接耳,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养成良好的职业防护习惯。大大的增加了护理人员感染的机会。

  1.6手卫生规范执行不严,手卫生的依从性低、洗手时间短、洗手步骤不符合要求或认为麻烦而不按规定及时清洁消毒手部。有研究证明,不注意手部清洁消毒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30%。使天使之手变成了罪恶之手。

  1.7保清人员配制消毒液保洁人员知识缺乏,培训不到位,无配制消毒液的资执,表现为消毒液配制随意性大、浓

  度不准确、不认真按规定监测等。医务人员对消毒液的浸泡时间掌握不准,在浸泡过程中随意取放物品。

  2对策

  2.1加强护理人员、保浩人员、护工的消毒隔离知识和技能护培训护理人员、保浩人员、护工要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在工作中不断地接受消毒隔离知识和职业防护教育,加深思想认识,增强防范意识。医院管理者应建立建全消毒隔离制度和管理措施以及相应操作流程,提供合格的足量的职业防护用品,在工作中进行督导、奖惩,增强工作人员的慎独精神。牢固树立护理人员的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各项技术操作规范,是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环节。

  2.2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组织工作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卫生行业标准等知识,除医院组织的业务培训外,科室还应每月组织学习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使其严格执行各项操作技术规程,并了解和掌握新进展及新技术。,从而自觉遵守医院消毒隔离及相关制度和卫生行业标准,认真履行医院感染管理职责,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2.3按编制配备工作人员,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让,护士有充足的时间掌握病人的第一手资料,并根据情况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和职业防护措施。杜绝简化操作流程游击作风的现象发生。

  2.4加强环节质量管理院感科定期或不定期的对科室进行检查和监测,对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有效的整改措施。护士长每天检查消毒隔离和职业防护执行情况,定其组织召开院感防控工作会,通过以制度为目标、以管理为手段、以监测为依据的方法,保证消毒隔离的环节质量,达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2.4.1加强对日常护理工作中消毒隔离的管理,对体温计、血压计、压脉带、网袋、等一人一用一消毒,使用的氧气湿化瓶应当每天更换消毒,各种管道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为患者扫床时要做到一床一套一清扫,治疗车、护理车上配速干洗手液,接触每个病人前后要及时洗手或手消毒。加强病房管理,床单位定位放置,病床、床头、桌椅一床一巾一摸。地面采用湿式清扫,清扫用具各病室、各区域专用并有明显的标识,如有污染及时消毒处理。病室定时通风。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要进行终末消毒。各种污染物品不能在走廊或病室清理,必须放在处置室指定的容器内。

  2.4.2合理正确使用合格的消毒液,必须是有护士执业资格的护理人员配制消毒液,严格按照消毒液浓度及作用时间对物品进行集中消毒,中途不能随意取放物品,消毒液现配现用,不可随添加,随时监测确保有效浓度,不能将物品保存在消毒液中。

  2.4.3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护士每天要从事损伤性操作,工作中必须集中精力,养成良好的职业防护习惯,加强自我保护。正确处理污染物,禁止徒手分离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禁止回套针帽、用手折弯针头、直接传递锐器及直接接触医疗垃圾等,要第l时间将使用后的针头等锐器丢弃到锐器收集容器内。常规执行标准预防,在接触污染或可疑污染时,按区域流程、按要求、按规定、按防护级别进行消毒隔离和职业防护。发生职业暴露及时处理上报并监测和追踪。

  2.5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医护人员不正确洗手是造成院内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正确的洗手方法是减少交叉感染的重要环节。在与患者接触前后、进行各种做操作前后按七步洗手法用皂液流动水清洗双手,并用无菌毛巾擦干,接触不同病人之间用甘油酒精快速免洗手消毒液洗手。工作中每人随身携带一瓶免洗手消毒液,以便及时洗手。院感科、护理部、护士长并不定期抽查护士执行手卫生规范情况,督促护理人员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有资料表明正确的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最经济、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篇四:无菌技术的不足

  

  无菌技术操作及不良后果处理标准

  第一节

  操作评估

  (一)评估操作环境:操作区域宽敞、明亮、整洁、平安,无尘土飞扬。

  (二)操作台清洁、枯燥和平整。

  (三)

  评估操作人员:戴好口罩、帽子,修剪指甲,洗手。

  (四)

  评估无菌物品质量:包装无潮湿、破损及松散,标

  识清楚在有效期内。

  第二节操作流程

  第三节操作不良后果处理

  (一)

  不良后果

  1.

  发生感染。

  2.

  交叉感染。

  (二)

  发生原因

  1.在操作中无菌观念不强。

  2.无菌技术不符合标准。

  (三)

  预防

  1.操作环境清洁、宽敞,定期消毒,操作前半小时停止扫

  地,较少走动,防止尘土飞扬。

  2.

  工作人员仪表符合标准,操作前修剪指甲、洗手、戴口

  罩帽子,必要时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

  3.

  明确无菌区、非无菌区、无菌物品的根本概念。

  4.

  无菌物品必须与非无菌物品分别放置,有明显的标志。

  5.

  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应存放在无菌包或无菌

  容器内。

  6.

  无菌包外需标明物品名称、灭菌时间,并按失效期先后

  顺序摆放。

  7.

  无菌物在未污染的情况下,可保存7-14天,无菌物品

  一经取出,即使没有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无菌物

  品疑有污染或被污染,应予重新灭菌;过期或受潮的包布应

  重新灭菌。

  8.

  在操作中的无菌观念:操作中,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

  保持一定距离,取放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取用无菌

  物品

  时应用无菌持物钳,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

  上,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接触无菌物品。防止面对无菌

  区谈笑、咳嗽、打喷嚏。

文稿文档网 https://www.wenkuwg.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文稿文档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