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文稿文档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新民主主义革命心得体会(完整文档)

新民主主义革命心得体会(完整文档)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2-06-28 12:10:07 点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心得体会(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新民主主义革命心得体会(完整文档)

新民主主义革命心得体会6篇

新民主主义革命心得体会篇1

第6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 纲] 1.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2.新民主主义革命。

[课 标] 1.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2.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一、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五四运动

(1)背景:1919年____________拒绝了中国收回国家主权的正当要求。

(2)经过

①初期:运动的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

②后期:从6月初开始,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__________登上政治舞台。

(3)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4)成果

①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职务。

②中国外交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5)意义

①性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②影响:标志着中国________________革命的开端。

关键点睛 (1)爱国主义是五四运动的核心精神,无产阶级走上政治舞台并逐渐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是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决定因素。

(2)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都同属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其革命任务是一致的,但领导阶级、指导思想、发展前途有所差异。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条件:____________的实践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使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改造中国的新途径;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2)成立: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___召开,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

意义: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制定民主革命纲领:1922年,中共二大指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即____________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特别提示 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新”在:

(1)有了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2)有了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3)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和新的革命方法。

二、国民革命

1.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1)背景

①工人运动的挫折使中共认识到建立________________的必要性。

②孙中山决定“以俄为师”,同意以“____________”的方式同中共合作。

(2)标志:1924年初,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标志着____________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3)影响: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

2.北伐战争

(1)开始: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2)成果:北伐军连克武昌、九江、南昌,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1927年初直捣南京、上海。

3.国民革命的失败

(1)标志: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制造了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

(2)原因

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②中国共产党犯了________________错误,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__________。

4.历史意义

(1)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

(2)作用:动摇了______________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细节点拨 (1)国民革命运动是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而不是由国民党单独领导的。国民革命运动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但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基础。

(2)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掌握革命领导权,掌握革命武装领导权;
加强党的建设是大革命失败留下的基本经验教训。

三、“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1.背景

(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____________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

2.开辟: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创建________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工农

武装割据”的道路。

3.内容

(1)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2)政权建设: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3)武装斗争:开展游击战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前四次“围剿”。

4.发展:到1930年夏,全国建立起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5.红军长征

(1)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开始:________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3)遵义会议

内容: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事实上确立了以__________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意义: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________的标志。

(4)胜利:1935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________会师。

(5)意义: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也为中国革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四、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抗日战争:第二次国共合作,中华民族取得了近代以来反对____________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2.解放战争

(1)背景: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坚持内战和独裁的方针,在美国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

(2)爆发: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

(3)进程23f7f6b8adabd07282c7cbded94b06bd.png

(4)胜利: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____________。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标志: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思维提升 表解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

4.影响

(1)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当家做主,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2)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3)为中国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4)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①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②极大地增强了世界和平的力量。

5.历史经验: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__________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

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共

主题1 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历程

(1)从中国的国情认识到民主革命纲领的重要性

①中共一大提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

②中共二大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第一次在中国人民面前提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2)从工人运动失败认识到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①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主要是依靠工人阶级发动工人运动。

②1923年二七惨案使中共认识到要联合其他阶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才能战胜敌人。

③1924年国共两党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3)从国民革命失败认识到革命领导权和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①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党中央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革命领导权,导致国民革命失败。

②惨痛的失败使共产党认识到要取得胜利,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要有自己的武装。八一南昌起义开始创建人民的军队,掌握了革命武装。

(4)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出了一条夺取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在革命斗争中,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城市政权的中国式革命道路。

(5)从依赖共产国际到独立自主地处理党内问题

在长征中的遵义会议上,没有共产国际的参与,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内的组织、路线问题,是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6)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

国共两党曾两次合作,特别是第二次合作,更表现出中国共产党顾全大局以民族利益为重的理智和成熟。

主题2 中共探索中国革命的特点

(1)从最高纲领到最低纲领(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国民大革命)。

(2)从以城市为中心到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国共十年对峙)。

(3)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展抗日战争)。

(4)从农村再到城市(人民解放战争)。

主题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的变迁

word/media/image6.gif

主题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主要革命精神

(1)史论结合理解五四精神

史料一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史料二 杜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出证明,在近一个世纪中,“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将中国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不断推向前进。

思考 史料中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什么?从中可体会到“五四精神”主旋律怎样的内涵?

提示 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内涵:爱国主义追求民主、科学,勇于解放等。

(2)史论结合理解井冈山精神

史料三 85年前,毛泽东同志领导发动了伟大的秋收起义,率领工农革命军挺进井冈山,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确立了我们党依靠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的群众路线,培育了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为主要内容的井冈山精神。

思考 井冈山精神中“坚定信念”、“敢闯新路”、“依靠群众”等精神内涵的史实依据是什么?

提示 “坚定信念”: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剩余部队进入井冈山,继续革命,并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对革命充满信心。

“敢闯新路”:抛弃城市中心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依靠群众”:开展土地革命,调动一切反封建的因素。

(3)长征精神

史料四 长征精神产生于中共领导的工农红军战略转移、遵义会议等伟大的革命实践中,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精神财富。

word/media/image7.gif百折不挠的革命乐观主义,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挑战生命极限的大无畏精神,求实创新的胆略是长征精神的内涵,至今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国共关系

主题1 国共关系的演变与比较

(1)史论

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经历了“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的曲折历程。两党的阶级属性不同,所代表的利益及主张各不相同,这是双方对抗的主要原因;
而在特定(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完成民主革命的反帝任务,两党走到一起,这是合作的原因。

word/media/image9.gif

word/media/image10.gif

(2)合作(1924年1月~1927年7月和1937年9月~1946年6月)

(3)对抗(1927~1937年和1946~1949年)

①革命力量:十年对峙时期的革命力量主要是工人和农民两大阶级;
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力量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

②发展趋势:十年对峙时期是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逐渐确立,中国革命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的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是国民党的统治逐渐崩溃的时期,重心由农村逐渐向城市转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时期。

③结果不同:十年对峙后期国共两党结束对抗,初步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反动统治,蒋介石败退台湾,造成海峡两岸长期对立。

史料一 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

——《中国现代化史纲》

word/media/image7.gif为建立一个真正统一独立的民族国家,国共实现合作,有统一纲领、统一政权、统一的军队是此次合作的特点。

史料二 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产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决议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亦曾感

此必要,遵行此决议。…… ——《中共三大关于国共合作的决议案》

word/media/image7.gif以党内合作为突出特征的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共仅是执行共产国际的决议,没有提出对革命和军队的领导权问题,为后来犯右倾错误埋下了隐患。

史料三 中国国民党党史馆制作保存了反映蒋介石与毛泽东

“欢笑言和”关系的玩具。

word/media/image7.gif国共合作、友好符合两党利益,也有广泛的民众基础。

史料四 中国是一个合格的反法西斯主义国家,同时,它能被

英美民主联盟接受为一名,不妨说,光荣的成员。至少在亚洲

的环境中,蒋介石领导下的统一的中国表现出战时所能期望的民主。当时尽管很少有人声称中国正在为民主而战,但是十分明显,整个1938年,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赢得了美国和英国的敬佩。

——(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

word/media/image12.gif“战时……民主”决定了爱国主义、反法西斯主义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旗帜,也暗示了双方合作的基础并不稳固。

主题2 国共关系发展演变的阶段特征、原因及影响

word/media/image13.gif

word/media/image14.gif

例1 (2011·上海高考)如图为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

人数发展折线图。图中显示1928年至1934年党员人数大

幅度上升,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历史原因是 (  )

A.五四运动的发生 B.红色政权的建立

C.抗日战争的爆发 D.解放战争的胜利

答案 B

审题突破 备选项涉及到的现象分别发生于1919年、1931年、1937年、1949年,让数字说话,答案应为B。

题型突破 数轴、数字表格类选择题解题技巧

(1)仔细阅读,审清题目要求;

(2)认真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

(3)对数据进行纵向、横向比较,分析出变化趋势;

(4)让数字说话,发现数字的变化趋势;

(5)透过数字看本质。

例2 (2011·浙江高考)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写着醒目的黑字标语:“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中国红军万岁!”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 (  )

A.九一八事变前后 B.一·二八事变以前

C.西安事变前后 D.八一三事变以后

答案 C

审题突破 从“中国红军万岁”“西北”可以推断出现于1927~1937年间,从“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可以推断是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之后(因为瓦窑堡会议上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因此C项应为最佳答案。

例3 (2011·天津高考)在毛泽东回到延安的欢迎晚会上,张治中发表感想说:“毛先生此次去重庆,造成了普遍的最良好的印象,同时,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就。”这里“很大的成就”主要指 (  )

A.解决了人民军队的合法性问题

B.决定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

C.达成了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

D.国民党承认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

答案 B

审题突破 从材料信息“毛先生此次去重庆”,可以看出张治中指的是重庆谈判,这次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决定召开政协会议,保障人民权利。

word/media/image16.gif

命题思想一 隐含社会热点

word/media/image17.gif题点word/media/image17.gif 中共建党90周年庆

1.2011年6月24日的党建新闻网一文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成功的历程,也是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上世纪20年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突出表现为

(  )

A.纠正陈独秀等人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B.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C.开始缔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

D.提出了联合农民阶级斗争的土地改革总路线

word/media/image17.gif题点word/media/image17.gif 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

2.201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人民网评论文章认为中

日关系应“不忘历史、展望未来”。其中“不忘历史”的内涵不包括 (  )

A.中日历史上曾长期友好

B.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伤害

C.多种形式的交流曾促进两国共同发展

D.大国友好对世界和平的巨大意义

命题思想二 紧扣主干知识和核心概念

word/media/image17.gif题点word/media/image17.gif 主干知识——五四运动

3.“在先进的国家,革命引起观念;
在落后的国家,观念引起革命”,罗素的这一观点在中国近代开始得到验证是在 (  )

A.鸦片战争后 B.辛亥革命后

C.新文化运动后 D.五四运动后

命题思想三 凸显新史观、新价值观

word/media/image17.gif题点word/media/image17.gif 新价值观——弘扬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心

4.从思想启蒙、思想解放的角度来审视1919年的“五四”,我们可以说,“五四”并不是历史的回声,它依然“活”在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奋斗中。这主要是指五四运动 (  )

A.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

B.是一场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C.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是激励中华民族腾飞的不竭精神动力

命题思想四 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

word/media/image17.gif题点word/media/image17.gif 运用已有知识解读新材料

5.漫画《同去,砍人去》,反映了发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  )

word/media/image18.gif

A.国民党“一大”召开 B.国民革命失败

C.“五四”运动遭镇压 D.第一次工人运动失败


课时规范训练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一位历史学家在一篇研究近代中国史的论文中,这样描述某一事件:“最重要的就是爱

国主义运动——反帝国主义运动……另一方面是促使青年人的自我觉醒……”此事件是

(  )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卢沟桥事变 D.“文化大革命”

2.凤凰网《救赎中国》专题在叙述某一历史大连部分:第一部分——动荡了;
第二部分——

传播了;
第三部分——愤怒了;
第四部分——爆发了。该历史事件可能是 (  )

A.维新变法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3.“当孙文为维护共和一次又一次失败,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孤独;
当中国工人的斗争一次

又一次被军阀镇压,他们才意识到自己的弱小。于是我们的代表可以把急需伙伴的他们叫到一起,达成他们自己的同盟 。”材料中的“我们”是指 (  )

A.中国国民党 B.中国共产党

C.共产国际 D.其他民主党派

4.右图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与此对应的时代主题是 (  )

A.“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

B.“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

C.“共赴国难”

D.“将革命进行到底”

5.“毛泽东是一个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

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原

则。”为此,他作出的选择是 (  )

A.只依靠农民阶级进行革命

B.发动国民大革命

C.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开展社会主义革命

6.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为994人,10月增加到3 000人,年底发展到10 000

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快速发展主要是由于 (  )

A.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B.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

C.土地革命高潮的兴起 D.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7.《中共八七会议告全体党员书》指出:“我们的党公开承认并纠正错误,不含混不隐瞒,

这并不是示弱,而正是证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这里谈到的“错误”,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 (  )

A.放弃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B.采取了“左”倾冒险主义方针

C.放弃了民族革命战线的领导权

D.排斥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8.(2011·重庆高考)1946年7月,毛泽东在《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指示中说:

“暂时放弃若干地方若干城市,是为了取得最后胜利……此点,应使全党和全解放区人民都能明白,都有精神准备。”据此,这一时期人民军队采取的主要作战方法是(  )

A.游击战 B.攻坚战 C.阵地战 D.运动战

9.毛泽东曾就解放战争时期的某一次战役指出:“……为南部战线空前大战役,此战胜利,

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即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蒋介石则声称,此战是“政权存亡最大之关键”。据此判断该战役是 (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1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课题过程中,整理了下列

相关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  )

A.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1927年后,中国共产党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C.七届二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和恢复与发展生产上来

D.1949年南京解放,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11.因为只有一条通讯线路,托平和比尔决定投掷硬币来决定谁先发稿。比尔赢了,他向法新社巴黎总部迅速发出了三字快电:Reds take Nanking。这一快电所指事件的重大意义在于 (  )

A.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B.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D.标志着蒋家王朝的覆灭

12.2011年迎来了中共建党90周年庆,下列一些关键词概括了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重要关键点的重要作用,其先后顺序应是 (  )

A.日出东方 力挽狂澜 灯塔指引 星火燎原 进京赶考

B.力挽狂澜 进京赶考 日出东方 灯塔指引 星火燎原

C.日出东方 星火燎原 力挽狂澜 灯塔指引 进京赶考

D.力挽狂澜 日出东方 进京赶考 星火燎原 灯塔指引

二、非选择题(每题20分,共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强调党今后的任务是“要以我们的军队来发展土地革命”。实现这一斗争策略的具体方针是:第一、要更加注意与资产阶级争领导权;
第二、要由下而上地注意争取群众;
第三、要在暴动中组织共产党人占多数的、工农民权独裁的临时革命政府。

——瞿秋白“八七会议”上的报告

材料二 中共中央再次郑重向全国宣言:(1)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斗争。(2)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3)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统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4)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材料三 我全民族面前的重大任务是:巩固国内团结,保证国内和平,实现民主,改善民生,以便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的统一,建设独立自主与富强的新中国,并协同英美苏及一切盟邦巩固国际间的持久和平。

我们必须坚持和平、民主、团结,为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

——1945年8月25日发表的《对于目前时局的宣言》

材料四 中共方面……表示迅速将其所领导下散布在广东、浙江、苏南、皖南、皖中、湖南、湖北、河南(豫北不在内)各地之部队,由上述地区,逐次撤退,应整编的军队调至陇海路以北及苏北皖北的解放区集中。

——《双十协定》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出革命发展的倾向是什么?这种倾向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是什么?(4分)

(2)材料二所强调的中心任务是否脱离了中共“二大”的精神?请说明你的理由。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变化,你能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有何发展方向?说明你的理由。(6分)

(3)据材料三归纳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的目的。材料四是如何体现材料三的精神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的做法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8分)

(4)通过以上材料,你得出的认识是什么?(2分)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1921年7月)

材料二 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此次全国大会亦通过此议决。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1923年6月)

材料三 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
农民运动不迅速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
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

——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1926年9月)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发生了什么转变?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转变的原因。(8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转变产生的直接成果,这一成果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6 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在国民革命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有哪些发展?(6分)


答案

复习讲义

知识整合

一、1.(1)巴黎和会 (2)②工人阶级 (5)②新民主主义

2.(1)五四运动 (2)上海 (3)民主革命

二、1.(1)①革命统一战线 ②党内合作 (2)国共合作

3.(2)②右倾机会主义 领导权

4.(2)北洋军阀

三、1.(2)土地革命 2.井冈山

5.(2)1934 (3)毛泽东 成熟 (4)会宁

四、1.帝国主义

2.(3)②大别山 (4)南京

5.新民主主义

命题探究

1.B 2.D 3.D 4.D 5.B 

课时规范训练

答案

1.B 2.C 3.C 4.B 5.C 6.D 7.A 8.D 9.C 10.D 11.D 12.C 

13.(1)倾向: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将资产阶级作为革命的对象。

影响:缩小了革命阵营,增加了革命的难度,埋下了“左”倾错误的祸根。

(2)是否脱离:没有。理由:民族独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之一,是当时最主要 的任务。

方向: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理由:中国共产党能依据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调整政策,推动革命事业的深入发展。

(3)目的:实现中国的独立、自由、富强;
巩固世界的持久和平。

体现:让出八个解放区,收拢整编领导下的军队。

积极影响: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诚意和团结精神,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
避免了革命力量的过于分散,为将来的斗争奠定了基础。

(4)中国共产党始终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己任,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斗争策略,在斗争中走向成熟。

14.(1)从独立、攻击到决定党内合作。

原因:共产党人认为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是唯一革命的党;
中国共产党还不是一个强大的党,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遭受挫折,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执行共产国际的决议;
孙中山同意与共产党合作。

(2)成果:国共合作实现(或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影响: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创建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批军事骨干。

(3)认识到掌握革命领导权和坚持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决定开展土地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心得体会篇2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1、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基本国情:近代中国,逐步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鸦片战争)

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社会性质)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单靠工人阶级的力量不可能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民主革命道路理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两次国共合作&统一战线;
农村根据地&中国革命道路理论;
革命战争的实践&军事战略理论;
党领导新民主民义革命历程&党的建设理论。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封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和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互勾结,残酷地压迫和掠夺中国人民,严重地阻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
@官僚资本主义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主义,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其中贫农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而中农是无产阶级可靠地同盟军;
@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
@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中国无产阶级除了具有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连系,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富于组织纪律性等一般无产阶级的基本优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点;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不是自然而然得来的,而是在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实现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范畴;
@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又是互相联系,紧密衔接的,中间不容许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

2、新民主主义的纲领

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保护民族工商业(经济纲领中极具有特色的一项内容);

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必须要有与之适应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总之,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相结合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

@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地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
@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有力保证;
@农村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统一战线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首先是中国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的特点所决定的。

武装斗争: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强调武装斗争并不意味着忽略其他的斗争形式。武装斗争必须同其他斗争形式直接或间接地配合起来,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科学地回答和正确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去向和发展阶段问题,揭示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四分五裂,战乱不断地局面,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的基本统一;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极大地鼓舞和推动了世界上被压迫民族和人民反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斗争,极大地增强了他们反对帝国主义的信心,增强了世界人民争取世界和平的力量。

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分析近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基础上,对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时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展开和具体化,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方向。@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心得体会篇3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命,资本主义,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

民主革命的两大任务: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

新民主主义所谓“新”,是相对于17-18世纪欧美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领导的,旨在推翻封建专制主义压迫,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总的来说所谓“新”主要含义指: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新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理想(社会主义)。

1 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失败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能担当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重任。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诞生时就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控制之下,对于外国资本主义在经济上有强烈的依赖性,并且与国内的封建势力也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是他们革命性和妥协性的双面性原因之一,因此,自始至终,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经济上依赖西方列强,规模也非常弱小。并且,民族资产阶级对于帝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幻想帝国主义会帮助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忽略了帝国主义弱肉强食的本质。(举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戊戌变法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的论据说明)

得出结论: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受阶级局限性的影响,不能担当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重任,这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

由于资产阶级不能领导民主革命,那么,民主革命的重任必须由更为先进的阶级领导,这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原因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的必然条件。

2 必然条件

(1)国际环境:俄国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世界已进入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这就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国际环境。这是转变的时代条件。

(2)经济条件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欧美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互相厮杀无暇顾及中国,且欧战各国需从中国进口原材料和农产品等因素的影响,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3)社会阶级

随着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使中国革命开始有了新的领导力量。这表明中国的民主革命开始进入以无产阶级为领导的新阶段,革命的领导权是属于无产阶级还是属于资产阶级,这是区别新旧民主革命的根本标志。

(4)指导思想

五四运动之后,中国已有大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他们不但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而且还促进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这种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不但是彻底地反帝反封建,而且将把这一革命引向社会主义的前途。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如何进行共产主义运动,如何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问题,为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架起一座桥梁,打开一个通道。

3 无产阶级及领导中国革命

1921年,毛泽东等12 人代表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诞生,使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为现实。从此,中国出现了一个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从此,中国共产党担负起领导中国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重任,真正地实现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转变。

 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在政治上,要建立“ 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在经济上,要使一切“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这个共和国的国家所有” ;
在文化上,要挣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文化思想的奴役,实行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些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既不同于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又区别于社会主义。 

总之,在抗日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中国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并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这标志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毛泽东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极大地鼓舞了他们的胜利信心,有力地指导和促进了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经历了北伐战争(1924-1927年)、土地革命战争(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和全国解放战争(1945-1949年)四个历史阶段。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赢得了抗战胜利。但1945年,国民党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经过三年解放战争,最终于1949年推翻了国民党政府,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5 个人感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义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数千年来,中国的历史是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
近百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又凭借坚船利炮,把中国一步步拖入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但是却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中国人民为了自由、民主、独立和统一整整奋斗了一个世纪,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从此,劳动人民成了新中国的主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时期。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毛泽东同志被公认为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思想被公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总结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所形成的这些基本结论,成为中国人民的巨大精神财富。

新民主主义革命心得体会篇4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1938年10月武汉、广州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伴随着相持阶段的到来,国际国内形势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近代中国的国情——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时代条件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第一,中国虽然保持独立的形式,但实际上已丧失了独立主权。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帝国主义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从经济、政治、文体等各方面牢牢控制了中国,成为近代中国一切灾难和祸害的总根源,是阻碍中国独立发展的根本原因。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已经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狼狈为奸,相互勾结,成为了帝国主义奴役中国的社会基础。封建势力对外勾结帝国主义,对内残酷剥削人民,是近代中国最反动的统治势力。第三,外国列强的入侵,使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相结合,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明显的优势。第四,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
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本国官僚买办资本势力和封建势力的夹缝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第五,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实行分裂、剥削政策,又由于小农经济的广泛存在,加上中国地域广大,造成中国实际上长期不统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第六, 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过着饥寒交迫又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中国人民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的不自由程度,是世界所少有的。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些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当然还有别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 ——毛泽东 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840一1919)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为了挽救空前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人民曾经进行过多次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这些斗争和探索,每一次都对推动中国社会走向进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每一次都摆脱不了失败的命运。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840一1919)
旧中国的农民阶级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是民族民主革命的主力军。但是,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方式,而是落后的小生产者,这就决定了它们的自私性、狭隘性、分散性和保守性,因此,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单纯的农民战争,是不可能完成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的。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重性的阶级,在具有革命性一面的同时,还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一面,它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决定了它们没有也不可能提出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没有广泛地发动群众,没有建立起一个坚强的先进的革命政党。因此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也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时代条件的变化——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领导力量的变化——五四运动的后期,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由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它所表现出的高度自觉的爱国主义精神、反对帝国主义与封建军阀的坚决性和彻底性、特有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说明中国无产阶级已经开始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指导思想的变化——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由从西方资产阶级文明中寻找出路转而向俄国学习,开始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提供了新的理论武器,为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形成的实践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在反对“左”倾教条主义和右的错误倾向的斗争中形成的,尤其是在反对把共产国际决议教条化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的斗争过程中形成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毛泽东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这个革命所要推翻的敌人,只是和必须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些敌人的集中表现,就是蒋介石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1)帝国主义 帝国主义的侵略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主要根源,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

“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

(2)封建主义 首先,封建剥削制度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和中国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

其次,封建主义的统治也是近代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是中华民族进步的拦路虎。

(3)官僚资本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地结合着,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垄断性。它是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以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果夫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国民党官僚资本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又一对象。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就是革命的依靠力量,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1)无产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基本的动力,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

(2)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和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3)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和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

(4)民族资产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动力之一。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来领导,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

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和优点,决定了中国无产阶级能够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

中国无产阶级具有的特殊优点包括:
第一,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这些压迫的严重性、残酷性是世界上少有的,因而在革命斗争中比任何别的阶级都来得坚决彻底。

第二,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他们结成紧密的联盟。

第三,中国无产阶级人数虽不多,但比较集中,便于组织和领导,形成一支重要力量,开展斗争。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问题实际上是怎样处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两者之间关系的问题。

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两者的关系如同一篇文章的上、下篇,“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
“这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革命过程,只有完成了前一个革命过程才有可能去完成后一个革命过程。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认清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二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 在中国革命的“两步走”的问题上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一种是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认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只有由资产阶级领导,革命胜利后由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只有坐等资本主义发展后,再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只看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忽视两者的联系。

另一种是土地革命时期的“左”错误所主张的“一次革命论”。他们混淆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企图把两种不同性质的革命阶段并作一步走,一举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主张在反帝、反封建的同时要反对资产阶级,甚至上层小资产阶级,要在民主革命中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只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而忽视了两者之间的区别。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1.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新民主主义政权是一种过渡性质的政权组织形式,但其发展趋势是向社会主义方向转变。2.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1)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2)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3)保护民族工商业

3.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的思想,新民主主义文化坚持民族的形式、科学的内容和大众的方向。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地位

(一)丰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殖民地问题的学说

第一、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所处的时代特点的论述,丰富和发展了列宁、斯大林关于帝国主义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民主革命性质的理论。十月革命开辟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把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问题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部分变成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帝国主义战争和俄国革命已经证实:“民族问题只有和无产阶级革命相联系并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基础上才能得到解决,西方革命必须同殖民地和附属国反帝解放运动结成革命的联盟才能取得胜利。民族问题是无产阶级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是无产阶级专政问题的一部分。”因此,“社会革命只能在各先进国无产阶级为反对资产阶级而进行的国内战争已经同不发达的、落后的和被压迫的民族所掀起的一系列民主革命运动(其中包括民族解放运动)联合起来的时代中进行”。

正是根据列、斯的这一理论,党在第一次大革命时期提出了“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的命题。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两种世界革命”的思想。他在科学分析了世界历史时代的基础上,划分了两种世界革命,即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并指出“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这一命题中所说的“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已经不再是旧的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而是新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毛泽东对两种世界革命的划分,进一步发展了列宁、斯大林关于进入帝国主义时代后,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已经脱离了旧范畴,变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的理论。同时,毛泽东对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关系问题的深入阐述,准确判断了中国革命所处的世界历史时代的方位,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

第二、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历史特点的分析,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相统一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在实现共产主义革命中,需要经过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不同革命阶段。尤其是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应当首先积极参加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待到革命胜利、资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应立即开始反对资产阶级斗争,不停顿地将革命推到更高发展阶段,要进行“不断革命”,最终建立起无产阶级的统治。直至实现共产主义。1848《共产党宣言》“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1850年马、恩《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告同盟书》中明确指出,无产阶级的任务是“要不断革命,直到把一切大大小小的有产阶级的统治全部都消灭,直到无产阶级夺得国家政权”。

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不断革命的思想创造性地应用于俄国革命实践,明确区分了俄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不同性质的历史阶段。他指出,在现代俄国,构成革命内容的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战争,“一种是在目前的专制农奴制度内部发生的,另一种是在未来的、正在我们面前诞生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内部发生的。一种是全体人民争取自由(争取资产阶级社会的自由)、争取民主,即争取人民专制的斗争,另一种则是无产阶级为争取社会主义制度而同资产阶进行的阶级斗争”。他把民族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视为一根链条上的两个环节,认为混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荒谬的,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将为无产阶级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扫清道路。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相统一的理论,并给予了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他驳斥了中国在革命阶段问题上存在的“左”的和右的两种错误观点,正确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在对待中国革命阶段的问题上,中国共产党曾出现教条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历史阶段论的错误做法,从而产生了“一次革命论”和“二次革命论”的“左”和右的两种不同的错误认识。“一次革命论”者否定革命发展存在着不同性质的两个阶段,主张“毕其功于一役”,其实质是否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发展阶段论。“二次革命论”者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截然分开,中间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看不到民主革命将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与前途,其实质是要将革命停顿下来。从而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不断革命论思想。毛泽东坚持了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论相统一的原理,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明确提出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分为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并进一步指明这个第一阶段的民主主义革命已经不是旧的、被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而是新的、被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和国家,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同时,他还阐述了两个革命阶段的区别和联系。两个革命阶段有着不同的革命任务,在民主革命的任务没有完成以前,社会主义是谈不到的。这革命第一步的时间是相当长的,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另一方面,两个革命阶段必须衔接,在民主革命胜利后,将革命发展到第二阶段,以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毛泽东对中国革命两个发展阶段相互关系的阐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同时也正确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心得体会篇5

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心得体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前提下创建的,它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问题以及以后去向,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帮助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命运,推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成功,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对当代中国政治思想与实践的突破与发展对具有重要意义,对推进中国的现代化事业也启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要通过不断坚持学习、研究、认识、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解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实际难题,这对对巩固社会主义阵地具有一定的好处。同时该理论也可以对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进行指导纠偏,对于个人的发展有一定启迪作用。
我们应该看到在新民主主义理论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因脱离实际、忽视客观规律而阻滞中国革命与社会建设的情况比比皆是,这告诉我们,要结合自己的具体实际情况、尊重客观规律,不盲目而行、随波逐流,探索适合个人发展的道路。在建国后毛泽东逐渐改变了原来的认识和设想,忽视一些客观实际,使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发生了嬗变,
并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构想,使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实现毛泽东所设想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伟人如此,我们更应该时刻保
第1页共2页

持清醒的头脑,不要盲目自大,时刻自省,注意进行自我评判,要时刻提醒自己实事求是、少走弯路。
诚然,新民主主义理革命论的形成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而我们对于学习、工作与生活的探索又何尝不是如此。在对于人生道路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应该不屈不挠、怀抱希望,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看看先辈们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多少次道路陷入死胡同,但最后他们依然挺了过来,才有了我们今天对于在六十多年前生活的人们来说可望不可即的好日子
同时,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鲜明的创新性,这启示我们要立足实际不断大胆创新,要树立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打破固有的保守观念,不要拘泥于条条框框,要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我们要灵活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解决个人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第2页共2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心得体会篇6

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 1919五四运动和1921中共的成立
(一)五四运动
1 背景
1 国际:1917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1918一战结束,中国为战胜国;
1919巴黎和会决定把德国侵占中国的权益转交给日本 2 政治:北洋军阀反动统治,阶级矛盾激化 3 经济:1912-1919,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 4 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壮大、无产阶级壮大
5 思想: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
1917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6 直接原因:巴黎和会将德国侵占中国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
2 经过
中心 斗争形式 五四运动口号
5月4日-6月初 北京
罢课、游行示威
6月初以后 上海
罢工、罢市、罢课
1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2 还我山东,还我青岛 3 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4 废除二十一条
成就 1 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2 罢免亲日卖国贼的职务
3 中国外交代表团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3 意义
1 性质: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 2 运动先锋:学生;
运动主力:工人 3 历史意义:
①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② 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③ 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④ 启导广大人民觉悟,准备革命力量的团结
4 与以前的反帝反封建运动的区别
① 斗争的坚决性 ② 群众的广泛性 ③ 无产阶级的重要性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 中共一大
1 中共成立的条件
① 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②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壮大 ③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④ 组织基础:陈独秀、李大钊的建党活动 ⑤ 外部条件:苏俄共产国际的帮助
2 一大召开时间:1921.7.23 3 地点:上海
4 代表人物:毛泽东、董必武、马林 5 一大内容
① 党的任务: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借机差别,实现共产主义 ② 党的中心任务:领导工人运动 ③ 书记:陈独秀
2 中共二大
1 时间:1922 2 背景
国内:
① 帝国主义共同宰割中国 ② 北洋军阀政府反动统治 ③ 两半社会 国际:
④ 1921-1922华盛顿会议召开,签订《九国公约》中国权益日本独占转为列强共同支配(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中国回到了列强共同宰割的局面
3 主要内容
① 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
② 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4 历史意义
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二 1924-1927国民革命运动
(一)准备
1
原因
1 2 3
时代背景:帝国主义共同宰割中国,北洋军阀反动统治,“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中共:在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的残酷镇压下,工人运动遭受严重挫折(京汉铁路大罢工、二七惨案),中共意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国民党:孙中山领导的系列革命运动失败,十月革命后深感革命群众的伟大,决定以俄为师,同意以党内合作的方式与中共合作
2 3
合作方针:党内合作 合作的实现——国民党一大
1 2
时间及地点:1924广州 内容
① 中共党员可以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② 提出新三民主义

3 4
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详见必修三) 国民党一大的意义
① 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成立 ② 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
(二)概况
国民革命运动包括五卅反帝运动、省港工人大罢工、北伐战争以及由此引起的工人运动、农民运动等 1 2 3 4
目的:打倒列强除军阀 时间:1926-1927 对象:吴佩孚、张作霖、孙传芳 结果:
1 2 3
攻克武昌,打败吴佩孚主力;
攻克南昌,打败孙传芳主力;
打退张作霖 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 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三)失败
1 2
失败标志:蒋介石四一二政变;
汪精卫七一五政变 失败原因:
1 2 3
中外反动派势力联合绞杀 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 中共的右倾错误(低估自己) 坚持对革命的领导权 坚持武装斗争 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扩大了中共影响力 群众受到了革命的洗礼
3 中共从革命失败中吸取的教训
1 2
4 国民革命的意义
1 2 3 4 5


三 1927-1936 国共对峙
(一)南昌起义
直接原因:国民革命的失败使中共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时间:1927.8.1 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
意义: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
结果:先占领南昌,国民党反动派反扑,被迫撤出南昌,最终失败
(二)八七会议
时间:1927.8.7 地点:汉口
主要内容:武装反抗;
土地革命;
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

(三)秋收起义
时间:1927.9 领导人:毛泽东 攻打目标:长沙
结果:损失惨重;
文家市决策,放弃长沙,向山区进军
(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进行的革命实践
1 2 3
土地革命 游击战争
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 实践与理论的关系

(五)土地革命
主要内容: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土地地主所有→农民所有)
(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时间:1931.11 地点:江西瑞金
性质:工农民主专政的红色政权
(七)五次反围剿
时间:1930-1933 结果:前四次围剿均被红军粉碎,第五次反围剿由于左倾教条主义路线,红军损失惨重,被迫长征
(八)红军长征
1 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2 结合地图了解经过 3 遵义会议
1 时间:1935.1 2 内容
① 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 ②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3 意义

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
② 是中国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4 长征时间1934.10-1936.10 5 长征意义
1 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为中国革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2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3 扩大中共的影响 4 播下革命的种子


四 1931-1945十四年抗战
(一)1931-1936局部抗战
1 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1 九一八事变
① 原因
a. 灭亡中国,称霸西太平洋成为既定国策 b. 甲午海战胜利后,日本成为远东头号强国
c. 1927东方会议确定了“征服满蒙”的武装侵略方针 d. 为摆脱经济危机,需要扩张 e. 国共内战,有机可乘
f. 西方国家忙于应对国内经济危机 ② 蒋介石实行的政策 不抵抗政策 ③ 严重后果
a. 东北沦陷 b. 1932伪满洲国 c. 日本不断扩大侵略
2 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2 华北事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 华北事变
① 概念:1935年,日本为侵占华北而蓄意制造的一连串侵略事件 ② 主要事件:
a. 逼迫国民政府签订“何梅协定”:中央军队撤出河北省境;
取缔一切抗日活动
b. 积极筹划华北五省自治,企图把华北变为第二个满洲国

影响:华北面临着沦为第二个满洲国的危机,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生死关头,华北事变标志着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2 华北事变后,中共、学生、国民党爱国将领的应对
① 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陕北)

② 学生:一二·九运动,针对日本(抗击日本侵略;
反对国民政府妥协退让) ③ 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3 西安事变1936.12.12 ① 推动两党第二次而作
② 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③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二)1937-1945全面抗战
1 1937.7-1938.10防御阶段 1 日本全面侵华
① 1937.7.7七七事变
借口: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拒
事件:炮击宛平城和卢沟桥 标志性意义: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 ② 1937.8.13八一三事变 日军进攻上海,威胁南京
2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成立
步骤:
① 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 ② 西北的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南方八省的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③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基本实现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根本原因:民矛成为主要矛盾  两党在统一战线中的地位:
国民党:政治、军事占主导地位 共产党:思想上占主导地位
3 国民党正面抗战

结果:日军侵占上海、山西太原、南京、徐州、广州、武汉 评价:①组织会战,积极抗日,抗日主战场、抗日主要力量
②歼灭大量日军,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③未能阻止占据优势的敌人的进攻,丧失大片领土
4 中共开辟敌后战场
① 洛川会议:时间:1937.8;
内容: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 ② 抗日根据地分布(北方) ③ 指挥中枢:陕甘宁边区政府

2 相持阶段
1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标志:1938.10武汉、广州失守

原因:①日本:战线过长
②共产党:抗日根据地不成熟 ③国民党:
2 日本改变侵华方针
重点进攻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
对国民政府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 概括侵华日军罪行 必修一P36 3 国民政府继续抗日
① 组织枣宜会战:
时间1940.5 领导人:张自忠
结果:枣阳、宜昌失守,张自忠率部与敌人奋战九昼夜,壮烈牺牲 ② 制造皖南事变
1941年初,新四军在安慰南部遭遇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袭击。新四军军长叶挺被扣押,副军长项英被叛徒杀害
4 中共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抗日
① 粉碎日军的扫荡、蚕食、清乡 ② 百团大战
时间:1940.8-12 目的:打击日军气焰,振奋抗日精神,扭转抗日局势
意义: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气焰;
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信心;
提高中共及八路军的威信
3 反攻阶段 1 中共七大
时间:1944年春 背景:抗战胜利前夕
内容:①党的任务: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②毛泽东思想: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2 抗战胜利的因素
① 两党合作,全民族抗战 ② 爱国华侨大力支援、资助 ③ 反法西斯同盟的援助 ④ 中共是中流砥柱
3 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
① 极大提升民族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信心 ② 极大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③ 民主力量不断壮大,民主化潮流势不可挡


五 1945-1949解放战争时期


(一)国共政治斗争
1 1945.8-1945.10重庆谈判 成果:《双十协定》:
和平建国、避免内战;
召开政协会议;
保证人民权利 但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证券的合法地位问题没有达成协议 2 1946年初 重庆 政协会议 各党代表和无党派人士参加
再一次确认了和平建国,避免内战的方针和其他有利于人民的协议
(二)国共军事斗争
1946夏 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 1 战略防御
如何理解一切反对派都是纸老虎? 1 背景
内战爆发,敌众我寡(敌众:美国支持,国民党经济、军事上有优势) 2 含义
从长远的观点来看,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看似强大,实则虚弱)
2 战略反攻
1 条件
① 军事条件:敌我力量差距缩小 ② 土地改革 2 时间及标志
1947.6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3 战略决战
1 时间
1948.9-1949初 2 三大决战
辽沈、淮海、平津 3 结果
国民党基本主力被消 4 七届二中全会
① 时间地点
1949.4 河北平山县西柏坡 ② 背景
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前夕,筹建新中国成为重大问题 ③ 内容

a.
党的工作:必须由乡村转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b. 基本政策
c.
总任务:由农业国转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
4 渡江战役
时间:1949.4.21-23 结果: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被推翻
5 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1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走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道路
3 有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坚持武装斗争
4 组成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建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奋斗 5 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推荐内容

文稿文档网 https://www.wenkuwg.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文稿文档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