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文稿文档网 > 专题范文 > 党史学习 > 结合党史党实事求是(全文)

结合党史党实事求是(全文)

来源:党史学习 时间:2022-07-01 16:20:04 点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结合党史党实事求是(全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结合党史党实事求是(全文)

结合党史党的实事求是6篇

【篇一】结合党史党的实事求是

坚持实事求是 取得建设成功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仍然强调实事求是,指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立足于“实”,着眼于“是”,着力于“求”。它要求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反映和探索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其发展规律,在准确把握个别与一般、现象与本质、认识与实践、感性与理性之间的种种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达到意识与存在、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从而正确地认识、把握、遵循和运用客观规律,并能动地改造世界。所以,实事求是在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中是有必要遵循的。当然,要取得建设成功,更离不开实事求是。

当今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如今建设的社会主义政治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我们现在政治的安定以及社会的和谐都是来之不易的。当初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国广大土地上的民众都面临着温饱问题,这个时候全国确兴起“大跃进”,使得民不聊生。在盛行“浮夸风”的年代,彭德怀不相信能够亩产几千斤。于是,他亲自种了一分试验地。他精心播种、浇水、施肥、除草,直到收割。他将收获的小麦一过秤,共90来斤,他对众人说:“就算我照料不好,翻一倍,亩产 200斤,顶天了,绝对不可能达到几千斤!”我们的革命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实事求是”做了最好的注脚。虽然有彭德怀此举,但是中央的政治问题仍没有解决,所以发生了以毛泽东错误发动和领导、被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灾难的政治运动。在这场所谓的“大革命”中,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内的大批中央党政军领导干部、民主党派负责人、各界知名人士和群众受到诬陷和迫害。党和政府的各级机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组织,长期陷于瘫痪和不正常状态。公安、检察、司法等专政机关和维护社会秩序的机关都被搞乱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在四人帮被粉碎后终于结束了。1978年5月~6月在北京召开了解放军全军政治工作会议,这是在粉碎四人帮之后我军政治工作拨乱反正的一次重要会议,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邓小平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当时正是全国政治、思想理论战线上面临彻底肃清林彪、“四人帮”的流毒,纠正“左”的影响的关键时刻。这种流毒和影响的突出表现就是所谓“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要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种观点把检验真理的标准弄混乱了。1978.5.11《光明日报》发表了特约评论员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根本事实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在全国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通过这场讨论,人们重新学习了实践是检验这里的唯一标准这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认清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本质。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深入阐述毛泽东同志关于实事求是的正确观点。正是因为在“大跃进”时期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被不同程度的偏离确没有及时改正,才造成多年政治局面的混乱,所以后来坚持了实事求是,才有今天政治的鲜明,社会的和谐。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主线。为了建设更好更快的国民经济,提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社会。自主创新固然能为国家的发展带来很多好处,促进社会的发展,但若是走不正确的捷径,结果会适得其反。1984年3月,哈尔滨普通司机王洪成宣布发明“水变油”,在四分之三的水中加进四分之一的汽油,再加进少量配置的“洪成基液”(或称“水基燃料膨化剂”)就可以变成“水基燃料”,一点即燃,热值高于普通汽油、柴油,且无污染,成本极低。这项“发明”受到不少权威人士肯定,被全国几十家新闻媒体的炒得火热。一个部队企业专门为此办了一个公司,有300多家乡镇企业拿出上亿元资金给他搞共同开发,把他当成财神爷。王洪成获得了数以亿计的钱财。1993年初公安部和物资部发出通知要求有关单位停止宣传;
4月,原物资部干部严谷梁在报上发表文章《应该用事实澄清“水变油”真相了》质疑“水变油”。一些报刊载文指出“水变油”是魔术、骗局。1996年1月1日,王洪成被收容审查;
1997年11月14日,被哈尔滨中级法院判处10年徒刑。而这幕闹剧此时已给人民群众造成了数以亿计钱财损失。“水变油”确实是一个好的想法,具有自主创新性,但是它的本质确脱离了事实,它只是成为为了个人利益的一种手段。近年来,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府在全国各地都实施新农村建设。新农村的实施是从基层考虑,以提高基层农民的经济来提升社会的总体经济。新农村建设的典范便是滑县产业集聚区锦和新城。在我省新农村建设中,最大的一个农村村庄整合试点就是滑县产业集聚区的锦和新城,这个大社区是由滑县产业集聚区内18个行政村整合而成的。滑县产业集聚区锦和新城建设经过两年的实践,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2009年11月被确定为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11年5月23日滑县产业集聚区锦和新城新农村社区被省住房和建设系统“十一五成就”评选活动评为“双十佳村”受到隆重表彰奖励。滑县按照“政策引导、群众自愿、保障生活、节约土地、资源共享、改善环境”的原则,选择在产业集聚区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实践中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通过对区内18个行政村进行土地、村庄整合,统一规划,集中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锦和新城,探索出了一条有效破解“三农”问题、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新路子。建设滑县新型农村,目的是一是节约了土地资源,二是增加了农民收入,三是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四是有效缓解了企业“用工荒”,五是促进了社会稳定,六是树立了农村新风尚,七是强化了基层组织的管理职能建设。如若滑县这般的做法,那全国各地的新农村建设都会快速有效的发展。这也体现了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反映和探索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其发展规律。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同时也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只有贯彻和落实实事求是,才能取得社会全面建设的成功。

【篇二】结合党史党的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

  本来日写了《炒作史上最牛女生,很无聊》一文后,对于此事,我是不想再多发表意见了。
  因为说多了我觉得对于这种无聊在无意之中我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所以提了个醒也就算了。
  但今天在网上却看到了事情的最新发展:月日,《新闻晨报》专访了北航的宣传部负责人邓老师,他认为网上的内容有断章取义、歪曲事实之嫌。
  只是截取了视频的一小段,就得出了结论,所谓‘不理根本不是事实,我不明白网上的传言要表达什么。
  附带着,我也看到年轻评论人宕子对此事的评论文章《称史上最牛女生断章取义莫名其妙》。
  从他的文章看,他说:北航宣传部有必要一本正经地站出来‘辩诬’,指出网友的‘断章取义和歪曲事实’,并郑重其事地调出当时的视频材料来,以证明没有不把领导当回事吗?真让人觉得有点‘莫名其妙’!言下之意是北航没有必要一本正经地站出来辩诬。
  说实话,我实在不能苟同这样的观点,因为我认为北航出来说清真相,进一步扫除不实传言是十分有必要而且及时的!虽然北航的目的可能如作者所说的,只不过是想表明,北航的学生并非如新闻所报道的,不尊重国家领导人,而是非常非常地懂得尊重国家领导人。
  但作者却忘了考虑另一个问题,即假若北航不出来辩诬,那么对于那名女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会给她造成怎样的心理压力?须知道,现在是期末考临近的时候,一个女生由于无意中被人扣上一顶大帽子,成为网上的焦点,她还能安心地复习功课吗?我认为是很难的!所以北航的目的也可能是为了保护那名学生的学习状态!反过头来,我仔细看了宕子的文章之后发现,他根本就没有莫名其妙,而是了如指掌。
  他说他愿意想念邓老师的解释,但又因为邓老师的解释,使他以为久己失落的中国大学人文精神这次在北航复现了的这一美好的幻想尽归于虚无。
  原来作者是不愿让美梦破灭,所以才说北航实事求是的举动是莫名其妙!谈到这里,我想起著名学者张鸣在《从北航最牛女生的背影里看到什么》一文中所说的一段话:最牛女生的背影,昭示着一个人口最多的民族,终于正常了,我们终于可以正常地看世界,看周围,看政治领袖,做跟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一样的判断。
  革命以来长期追求的平等,到了这个时候,才落到了地上。
  唱了那么多年的国际歌,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经过年改革,才真的变成了现实。
  其实事情已经很清楚了,北航女生没有牛到背对总理无视总理而看书的事,这一切只是他们在看到那张从视频中剪下业的照片时,做的一个关于平等的一厢情愿的美梦而已!很不幸的是,北航的实事求是,打破了这个玻璃般的美梦!

【篇三】结合党史党的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造句

  1、我是实事求是的人知道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改变人们的看法。
  2、这次选举的结果让人发现,实事求是的政治人物,远比弄虚作假的受选民欢迎。
  3、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实事求是的作风。
  4、维克多亨利实事求是地把他在轰炸机上的冒险经历叙述了一遍。
  5、社会民主党领导人佩德罗?帕索斯?科埃略表示,社会民主党支持该救市计划,“这一计划应该视为实事求是的第一步。”
  6、为学当实事求是,不要好高骛远,学问才能精进。
  7、所谓实事求是,就是说应当同时研究问题的正反两面。然后,你就可以将优点最大化,将缺点最小化,并且以建设性的方式来处理它们。
  8、在说明中要实事求是和清楚明了,但不要动感情。
  9、我们做事不要一味地只顾着追求标新立异,而是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10、身为主管,评定属下的绩效必须实事求是,不可以主观的成见为依据。
  11、“我不知道,”我回答,实事求是。
  12、总结经验要实事求是,不可弄虚做假。
  13、实事求是的,有谁能说少数几个经济指标方面掀起的几个小小波澜就是经济衰退结束的征兆?
  14、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
  15、家长对孩子的表扬既要实事求是,又要恰如其分。
  16、这一大群人明明都是国中最上等的绅士淑女,但是他们用最实事求是的态度说出话来,所用的字眼儿有许多都是让科芒契人听了都得面红耳赤的。
  17、这个实事求是的问题使她渐渐重新镇静下来。
  18、“实事求是”是检验的唯一标准;
“一心为民”是检验的服务宗旨。
  19、你当初若能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写新闻,怎会落得今日官司缠身的地步?
  20、改正错误不应矫枉过正,要实事求是。
  21、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全面了解干部,公正评价干部,准确推荐干部,合理使用干部。
  22、他说话总爱张大其辞,而不实事求是。
  23、第四十一条党组织对党员作出处分决定,应当实事求是地查清事实。
  24、我们应该实事求是;
我们不会所有时候都能合作。
  25、二者之间的关系极其复杂,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对待历史。
  26、一味构筑空中楼阁毫无意义,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去规划未来。
  27、在科学的道路上,需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踏实勤奋、勇于探索的精神,切不可自欺欺人、弄虚作假。
  28、这篇论文既指出了作品的优点,也实事求是地指出了缺点,是持平之论。
  29、凡是公务,无论大小,我们都应实事求是,认真面对。
  30、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
  31、我很疲倦,却毫不悔悟,不肯强迫自己作出一种服服贴贴,有益而实事求是的姿态。
  32、当法官的他,连处理孩子的纠纷时,都会实事求是,一丝不苟。
  33、请记住,实事求是才是疗治婚姻伤口的最终和唯一途径。
  34、在过去,“实事求是”通常被视为一则政治口号,与民意无关。
  35、现在,我们没有理由不让实事求是凌驾于其他一切意识形态之上了。
  36、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让一个人蒙冤受屈。
  37、做商业广告也应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可夸大其词,诱骗顾客。
  38、我这么说是实事求是。
  39、纠正错误要实事求是,掌握好分寸,尽量避免矫枉过正。
  40、我们必须以一种成熟的,非歧视的,实事求是的方式来谈论这个问题。
  41、有的单位不是实事求是,而是虚报产量,骗取荣誉,这种唱筹量沙的做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42、我们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才能将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
  43、我的父母和波伦一家都是教友派信徒,他们和平主义、不畏强权实事求是的原则是小组的中心思想。
  44、而处女座通常被认为代表了智慧和实事求是的精神,但又不乏过于吹毛求疵。
  45、斯坦克波尔小姐是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记者。
  46、有的人认为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是犯了弥天大罪。
  47、在做完市场调查后,你要能够实事求是地确定你所售产品的发展前途,你是否能够实现自己对它的期望?
  48、“实事求是”是一句简短的话,斯隆会喜欢它,每一个管理者会喜欢它。但你在中国的墙上找不到它。
  49、他们的职责是确保公司的董事对本公司的情况作实事求是的工作报告。
  50、你当初若能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写新闻,怎会落得今日官司缠身的地步?
  51、据《社会与个人关系》杂志报道,即使让受访者为其伴侣的照片打分,他们也不会实事求是。
  52、实事求是地看,美国GDP10倍于俄罗斯的产能,同时用于防御的支出也超过俄的7倍。
  53、这一大群人明明都是国中最上等的绅士淑女,但是他们用最实事求是的态度说出话来,所用的字眼儿有许多都是让科芒契人听了都得面红耳赤的。
  54、他一向实事求是。
  55、他办事公正,实事求是,本性如此,无需申述。
  56、他是一个十足的功利主义者和实事求是的观察家。
  57、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就是实事求是。
  58、首先,全球零核应代表一个定相、多边、广泛的并为倔强的核实所支持的实事求是的过程。
  59、这些运动现在的重点已不单是有多公平有多正确,公平贸易无疑是道德运动,但亦须实事求是。
  60、我们对自己的估计应该实事求是,不要自高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
  61、中国社会应当继续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发展。
  62、即便是受伤也要实事求是。
  63、实事求是,换成五分钟的面试。
  64、在我看来,短期内控制社保和医保金额实事求是的办法就是结合更高的薪金税和家计调查。
  65、他对同志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实事求是,恰如其分。
  66、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
  67、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自以为是和好为人师的态度是违背科学的。

【篇四】结合党史党的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等于慢性自杀

思域今天冒天下之大不伪,

有去过党校的人都知道,在党校厅堂上都会有一做风墙,上面写着四个朱红色的大字“实事求是”,这四个字对着进来的每一个人,每个人进党校学习都要经过,但是要穿过大厅都得绕过这堵风墙,所以有这么一种说法。奔着实事求是来,绕着实事求是走,背着实事求是学习。这虽然是个笑话,但是还真反应了当今中国人的办事方针。

实事求是作为共产党的指导方针,一直以来不断提醒着中国7000万共产党人,以至于升华为一句口号,大家绕之,背之。为什么呢?是不是这个指导方针不对?是不是大家学习得不够?

毛泽东首先提出“实事求是”并进入党纲,但是我们回想毛的那个年代,万里长征是为了什么?国共两党内战是为了什么?抗日战争是为什么?毛是一个非常有霸气的人,一览众山小的气势,数分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情,他的“求是”就是打造新中国,但是时代不同了,要发展中国还只是“求是”么?

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应该是个非常实事求是的人,但现实中邓却是个最不实事求是的人,他的一个石头两只猫三条鱼的理论就反应了这一点,摸着石头过河,这个有规律可循么?可是现在我们回想起来,实事求是的“是”真是被这石头砸趴下了。不管黑猫白猫只要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这是实事求是么?三个有利于这是实事求是么?

当然,并不是说实事求是是错误的,至少我们现在的很多共产党人是要学习的。这个思域在这里无权多说,而思域想说的就是一个现象,讲究实事求是已经落伍了,实事求是只能让你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中原地踏步,甚至是越来越落后。现在是讲实事求效的时代!其实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是实事求效的大师。

我举两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实事求是与实事求效的区别

第一个例子。生产金丝猴奶糖的金丝猴集团,先正值企业发展鼎盛时期,门前宾客络绎不绝,他们通过创新和企业包装等等成功上市了。而在不过30米宽的马路对面,是东方集团,当初的繁华景象已经成为了杂草丛生,当初的企业一把手也成为看门人,还在那里不停的抱怨着,说金丝猴集团还欠多少贷款,支撑不了多久的,说他的东方企业一直是实事求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走过来,一定会有崛起的一天,东方集团其实不是真的没有办法崛起,只是他们一味的去追求实事求是,企业放不开步子,不敢去贷款,担心这担心那。

第二个例子。志强核桃粉和大寨核桃露。志强核桃粉原来只是一个年销售额150万的小企业,后来通过产品包装,投入宣传,制定了新的企业发展战略等,用了两年的时间,销售额就突破了一个亿,可谓是一帆风顺,后来有人发现当地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核桃露,有人一喝就说志强核桃粉的天敌诞生了,因为核桃粉有三个坎一直跨不过去,第一是难溶解,这样不易于都市那些生活节奏要求很快的上班族。第二是口感不好,核桃粉总是有一种土腥味。第三是天气一不好核桃粉就会凝固成块。而这三个坎这种核桃露都不存在,不用冲泡不存在溶解问题,而且口感好,还多种口味,存放方便。这是被曾经为志强做过企业战略策划的公司发现的,所以他们马上寄了一箱给志强总厂,并建议收购这家核桃露公司,其实那时候只要200万左右就可以收购了,可是志强不干,他说现在企业大了,问题也就多,人材也跟不上,还拿木桶理论来做例子,说要把企业的短板先补一补,一副实事求是的样子。后来核桃露被大寨集团收购了,并取名大寨核桃露,开始轰轰烈烈的抢占市场,志强还没有清醒过来是怎么回事,还在补短板呢!最后志强就因为产品上的差异无法和饮用方便,口感好,口味多,不易变质的核桃露抗衡,最后倒下了。谁让他只知道实事求是的在那里补企业的短板呢?

既然说到实事求效,那么这个“效”到底是什么呢?

政府做事情 “是”就是指标,为了求这个是,不择手段

公安 抓人要讲证据 但是人对人可以讲法律讲证据 人和魔鬼和禽兽不需要 只要能够缉拿归案 杀破狼

如果真要说实事求是 那这个是应该是承让自己的弱小 只有承认了自己的弱小 再去实事求效

木桶理论是在企业整个很健全的时候才适用,中国的市场环境并不十分适合中国企业讲究木桶理论。如果放弃自己的核心优势而去修补短板,就发展放慢了。

【篇五】结合党史党的实事求是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与60年代的国民经济调整

陈泽滨

作者简介:陈泽滨,1985年4月进入惠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从事地方党史研究工作。现任一科科长、助理研究员。先后负责编写及编辑出版的书籍有:《一、二战时期东江工运史资料专辑》、《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东江青运史资料专辑》、《东江地区土地改革运动资料选编》等7部。其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东江青运史资料专辑》获省1991年至1995年度党史科研成果三等奖,有多篇党史文章发表在省、市刊物。

内容提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毛泽东为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工作作风。由于“大跃进”运动违背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造成了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面对这严重困难,党中央重新运用毛泽东制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的国民经济的方针、政策实施了调整,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试图从历史角度来论述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国民经济调整中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大跃进” 实事求是 国民经济调整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毛泽东为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工作作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全部实践反复地证明:凡是贯彻执行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革命和建设就胜利发展,反之,就会遭受挫折。1958年至1960年在我国实施的“大跃进”运动,由于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没有实事求是地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导至了我国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工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市场物资供应紧缺,人民生活极度困难。面对这场“大跃进”运动给中国经济建设带来的严重失误,党中央按照毛泽东制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于1960年间停止了“大跃进”运动,纠正了这种失误的继续,并确立了1961年至1965年对我国国民经济实行调整的重要举措。本文试图从历史角度对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确立国民经济调整中的方针、政策以及所起的作用,作一粗浅的分析。

1958年至1960年的“大跃进”运动,给我国国民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困难。这种困难是由于违背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在大跃进中,高指标、瞎指挥、虚报风、浮夸风、“共产风”盛行,各地纷纷提出工业“大跃进”、农业“大跃进”的不切实际的目标,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大幅度地提高国民经济发展的计划指标,提出“以粮为纲”,不断宣传“高产卫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粮食亩产量层层拔高。在工业上,以钢为纲,错误地确定了全年钢产量的高指标,使全国人民掀起了大炼钢铁运动。“大跃进”打乱了国民经济秩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了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和人民群众劳动积极性的巨大挫伤。从1959年起,工农业生产连年大幅度下降,特别是1960年后的一段时间,全国不少工矿企业陷入停产半停产的瘫痪状态,农副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市场供应全面紧张,人民生活极度贫困,许多地区发生大量浮肿病和非正常死亡现象。这种严重局面,实际上宣告了“大跃进”运动的失败。

面对严重困难的教训,党中央逐步清醒过来,决心认真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纠正错误,调整政策。1960年6月14日至1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期间,党中央的最高决策者毛泽东在总结建国以来10年的建设经验时,针对“大跃进”出现脱离实际和“高指标”等现象,批评一些领导同志“在一段时间内,思想方法有一些不对头,忘记了实事求是的原则”,并承认他本人“也有过许多错误。有些是和当事人一同犯了的”。并指出“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我们已经有了10年的经验了,已经懂得了不少的东西了。但是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时期的革命和建设,还有一个很大的盲目性,还有一个很大的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我们还不深刻地认识它。我们要以第二个10年时间去调查它,去研究它,从其中找出它的固有的规律,以便利用这些规律为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服务”①。毛泽东的《十年总结》,虽然没有提出具体克服困难的措施,但重新在全党提出了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为国民经济调整的确立提供了保障。

1960年,由于“大跃进”运动造成的国民经济困难,使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粮食告急。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同年7月,在北戴河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当前困难,并提出低标准、瓜菜代等应急措施。同时,决定缩短基本建设战线,抽调劳动力加强农业战线,保证工农业生产。1960年8月,周恩来、李富春等首先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开始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同年10月始,党中央部署了整风整社,以肃清五风:“共产风”、浮夸风、强迫命令风、生产瞎指挥风和干部特殊化风。11月3日,党中央又发出了《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简称《十二》条),要求全党用最大努力来坚决纠正各种“左”的偏差。此时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党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1960年12月,中央召开工作会议,会上毛泽东提出了要搞几年慢腾腾。1961年1月,党的八届九中会正式通过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并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宣布,从1961年起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在这两次会议上,毛泽东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一切从实际出发。还提出1961年要成为实事求是年。这表明党的指导方针和指导思想发生了重要转变,“大跃进”实际上已被停止。

九中全会后,党中央着重抓农村的调整。毛泽东亲自组织领导三个调查组,分别赴浙江、湖南、广东农村进行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1961年3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通过了毛泽东主持制定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简称《农业六十条》)。〈〈农业六十条〉〉对于纠正错误,改进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党中央为了进一步总结经验,深入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于3月23日向全党发出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工作的一封信。4月25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通知中央局、各省、市、区党委召开五月中央工作会议,并要求他们在会议之前,下十天至十五天苦功夫,对农村中的食堂、粮食、供给制等若干问题,进行重点调查,向群众寻求正确的意见。于是,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真等中央领导人和各中央局、各省委负责人都纷纷深入农村,调查研究。由于这一时期,党中央加强了调查研究,使实事求是的作风在全党逐步蔓延开来。

1961年5月至6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是在通过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毛泽东提倡的实事求是年的情况下召开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讨论,是贯串这次会议的主线。这次会议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分析了当前国民经济的形势,并分三个阶段讨论了如下问题:第一阶段讨论毛泽东提出的调查研究、群众路线、退赔、平反和处罚四个问题。第二阶段讨论粮食、农业条例、手工业条例、山林条例和商业工作条例五个问题。还讨论了毛泽东关于湖南四封信的批示。第三阶段讨论工业和城市工作问题。会议通过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等八个文件。会上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陈云、邓小平、彭真、李富春、李先念、柯庆施、李井泉等对国民经济调整的一些问题作了讲话。同时就“大跃进”造成的经济困难作了实事求是的分析,认为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的发展是当前国民经济调整的必要条件。

会上,党中央还听取了各方对国民经济调整的具体意见,实事求是的调整了各方面的政策。第一,降低重工业指标,调整农轻重关系。周恩来在《关于粮食问题的报告》中指出,五十多年来,西方的粮食年递增率不超过百分之二,我国1957年以前是百分之六,近年来我们要求粮食增长百分之十、百分之十五、百分之二十,是不可能的。他说,当前粮食发生困难,问题的中心在于正确处理各种关系。诸如城乡人口比例,1952年为十二比八十八,1960年则为十九点九比八十点一,显然城市人口增加过猛,同生产发展不相适应;
工农业关系,从1957年到1960年工业总产值每年递增百分之三十六点七,农业总产值三年反而下降百分之十,农业没有起到基础作用;
商业统得过死,只有国营商业一条渠道,损害了农村经济;
财政、货币、物资三者不平衡,比例失调;
文教、科学的发展同当前经济水平不相称,等等。据此,周恩来提出,必须采取“全面调整,综合平衡”的方针。现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速度上,中心是三年内要放慢建设速度,缩短工业战线,节约劳动力,发展农村经济,多生产日用品,集中技木力量解决高、大、精、尖问题。周恩来实事求是的分析和建议得到了毛泽东和党中央的赞同。在大会上,毛泽东和邓小平也对农轻重的关系作了精辟的论述,并在这次会议上决定了调整农轻重的比例。

笫二,调整农村政策。与会同志认为几年来农村工作方面的错误,一是生产关系改变过急,所有制规模过大,供给制、公共食堂违反了按劳分配原则,“共产风”剥夺了农民的利益;
二是高指标、高估产、高征购、高积累,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打乱了国民经济的安排。会议就农民退赔问题展开了讨论,毛泽东在会上尖锐指出,掠夺农民,不能搞什么社会主义,只有坚决、彻底、全部退赔才能取信于农民。会议通过的《关于讨论和试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的指示》、《关于坚决纠正平调错误、彻底退赔的规定》,都强调了退赔问题。同时会议通过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对原来的草案作了重大修改,取销了供给制和公共食堂。这一决定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有的农民说,《农业六十条》只要有不办食堂、按劳分配、超产全奖这三条,就能鼓足大家的干劲。在供给制和公共食堂问题上,从坚持到取销的转变,体现了党的领导作风从脱离群众到倾听群众呼声的转变。

第三,精简城市人口。会上陈云实事求是的分析了当前城市人口给城市经济带来的压力,他在《粮食问题和压缩城市人口问题》的讲话说:“农村能有多少剩余产品拿到城市,工业建设以及城市的规模才能增多大,其中关键是粮食”①。他指出,三年来招收职工2500万,这是造成粮食紧张的主要原因,因此精简职工,动员城镇人口下乡就成为解决粮食问题必不可少的措施。会议通过的《关于减少城镇人口和压缩城镇粮食的九条办法》对于扭转当时困难局面,起了重要作用。此外,会议还通过了《关于城乡手工业若干政策问题的规定(试行草案)》、《关于改进商业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关于确立林权、保护山林和发展林业的若干政策规定(试行草案)》,分别对手工业、商业、林业的有关政策作了调整。会上还对健全党的民主生活,转变作风展开了讨论。会议通过的《关于讨论和试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的指示》明确规定:为了发扬民主,有必要对于最近几年来受到过批判和处分的干部和党员,实事求是地加以甄别;
并强调指出,今后在不脱产的干部和社员群众中间,不许再开展反对右倾或“左”倾的斗争,禁止给他们带政治帽子。这次会议把党犯错误的原因提到违反客观规律的高度来认识,也注意到党内民主生活不健全的问题,从而实事求是地调整了一系列政策,使之符合实际,保证了国民经济调整得于健康的发展。

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党中央在北京召开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又称七千人大会)。会上刘少奇代表中央提出了一个书面稿并讲了话,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也都在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刘少奇在书面报告中,对“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作了比较系统的总结,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党的工作的主要缺点错误及其原因,说明责任首先由中央承担。他在讲话中还突破了过去总是把成绩和缺点说成是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的老框框,也改变了把造成严重困难的原因主要归之于天灾的说法。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也着重地分析了产生缺点错误的原因,并争相承担责任。同时还强调了健全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性。在分组讨论中,许多中央和地方负责人也纷纷作自我批评。与会者对几年来党的工作中的主要问题,特别是对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实事求是、群众路线作风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进行认真检讨和严肃批评。这次会议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党内民主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对全党提高认识,加强团结,克服“左”的错误,战胜严重困难,起了重要作用。

“七千人大会”后不久,1962年2月和5月,在刘少奇主持下,先后召开了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和中央工作会议。这两次会议对经济形势作了实事求是的分析,强调当前困难仍很严重,正处在“非常时期”。陈云提出,对形势好转要“争取快,准备慢”;
建议把今后10年分为两个阶段,前一段主要是恢复,后一段主要是发展;
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大力恢复农业生产,并对工业进行大刀阔斧的调整。会议肯定了陈云的意见。会后,调整工作就在全国大规模地展开。

首先是进一步加强农业战线,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继续大力支援农业生产。同时,深入贯彻执行《农业60条》,认真纠正各种“左”的错误,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使1962年农业产值开始回升,粮食产量由1960年的2870亿斤增加到3200亿斤。

其次是大力精简职工,减少城市人口。从1961年初到1963年中,共精简职工1940万人,减少城市人口2600万人。再次是努力压缩基建规模,停建缓建大批基建项目。1962年同1960年相比,基建投资由384亿元降为67亿元,施工项目由8 2万多个降为2 5万多个。同时,坚决缩短工业战线,对一部分企业实行“关、停、并、转。”这一系列举措,充分说明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党的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政策中得到了贯彻。经过调整,1962年工业企业数由1959年的31 8万个减为19 7万个,工业产值比1960年下降百分之四十七,钢产量由1960年的1866万吨降为667万吨。

经过调整,1963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开始全面好转。这时,有些领导干部认为调整任务已基本完成,又可以“大跃进”了。9月中央召开工作会议,经过讨论,认为形势虽已好转,但农业还没有恢复到1957年水平,工业中还有许多薄弱环节,在企业管理、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会议决定从1963年起,再用3年时间继续实行调整经济的八字方针,并确定按照解决吃穿用,加强基础工业,兼顾国防和突破尖端的次序来按排经济工作。

1963年以后,在国民经济已经基本恢复的条件下,调整的任务着重在巩固、充实、提高方面。除继续加强农业外,主要是加强基础工业和交通运输等簿弱部门以及同人民生活有直接关系的轻工业。同时,有步骤地进行企业设备的维修、更新和技术改造工作。有计划地解决工程设施的成龙配套问题。此外,还以很大精力抓了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增加产品种类,改进产品质量等工作。对于这些调整,贯穿一条主线就是党中央已经在国民经济调整的方方面实施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经过1961年至1965年5年的国民经济调整,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全面地恢复和发展。在工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基础上,市场繁荣,物价稳定,财政收支大体平衡,人民生活有所改善。全国居民年平均消费水平达125元,比1957年增加22元。以上情况表明,我国经济形势已经根本好转,调整任务已经全面完成。

纵观1961年至1965年的国民经济调整,由于党中央执行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国民经济得于稳步的发展。同时,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也给党中央制定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政策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注释:

①参见毛泽东在1960年6月14日至18日召开的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期间写的《十年总结》一文。

②《陈云同志文稿选编》(1956年—1962年)第147页。

(发表刊物及时间:《广东党史资料》2005年11月。)

【篇六】结合党史党的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有两层意思,相当于认识的两个阶段:一层是掌握实际情况,大致相当于感性认识阶段;
一层是探索普遍规律,大致相当于理性认识阶段。

  “文化大革命”之后、改革开放以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以及“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等根本性问题,相继提了出来。这些根本性问题,决定改革方向、发展模式、治国方略等大是大非,大是则大前进,大非则大后退,是非混淆则难免曲折和反复。而解决这些根本性问题,有赖于我们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达致规律性的认识。这是实事求是的目的。

  从中国的历史和国情看,从近几十年的经验教训看,应该说,如何做到实事求是,目前的关键还在感性认识,也就是要先解决如何掌握实际情况的问题。掌握实际情况,是规律性认识的基础。基础不牢靠,建不起高楼大厦。一项决策,如果依据的事实是假象,就会南辕北辙,走向主观愿望的反面,产生严重的后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要做到实事求是,不必“好高骛远”,首先要解决好感性认识这个“初级阶段”的问题。决不是“初级阶段”比“高级阶段”重要,实在是“初级阶段”的问题很多。“初级阶段”的问题不解决,“高级阶段”的问题甚至并不成立,其表现出来的问题往往要回到“初级阶段”去找根源。比如过去“放卫星”、“超英赶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之类的“高级”错误,其初始根源不过就是弄虚作假而已。

  解决如何掌握实际情况的问题,是当前实事求是面临的主要矛盾。如何解决?说起来很简单,就是讲真话,就是每个人都养成说真话的习惯、全社会形成说真话的氛围。

  一言以蔽之,实事求是从说真话开始。本来,说真话似乎只是对小孩子的要求,我们做大人的,常常教育小孩子要说真话,碰到小孩子说假话就会非常苦恼,觉得“坯子”要坏了。但我们大人说的都是真话吗?有几成是真的呢?其实,说真话是根本不需要教育的,只要大人习惯说真话,小孩子自然就说真话了。

  “实事求是”,语出《汉书·景十三王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意思是说,研究学问要掌握充分的事实根据,然后从中找出真实的结论。

  “实事求是”成为现在人们熟悉的一句成语、一个概念,是由于“文革”后邓小平的大力倡导,并重新确立为执政党的思想路线。其内涵,人们普遍接受毛泽东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的解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改造我们的学习》)根据这个古为今用的经典解释,“实事求是”有两层意思,相当于认识的两个阶段:一层是掌握实际情况,大致相当于感性认识阶段;
一层是探索普遍规律,大致相当于理性认识阶段。

  根据汉语的特点,“实事求是”既有出典,又有理论化的解释,是一个“品位”很高的用语。但事实上,如同许多其他高品位的用语一样,它现在变成一句口头禅,“平庸”化了。也许有人说,平庸化好啊,便于大家接受和使用。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看法。思想通过说服性语言为大众所接受当然好,但前提是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否则,思想不是被歪曲,就是趋于浅薄和庸俗。“实事求是”就有这个问题。

  比如常常听到有人说这样的话:“这件事,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要实事求是嘛!”这里讲的“实事求是”,其实只讲了一半的意思,即“实事”,就是尊重事实(“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反映实情(“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从认识论上说,属于感性认识的范畴,离理性认识、特别是达致规律性认识还很远。所谓规律,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联系;
从历史活动、现实生活中直观地看,规律是众多的、乃至(从理论上说)无数的事实或现象中由于相似性的反复出现所体现出来的趋势。规律性认识要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过程,要实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这是认识的高级阶段。之所以必须注重规律性的认识,乃在于规律性认识上的失误,必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无数事实反复证明了这一点。建国以来中国现代化进程遭遇的艰难曲折,归根结底,在于没有正确掌握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因而,“文化大革命”之后、改革开放以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以及“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等根本性问题,相继提了出来。这些根本性问题,决定改革方向、发展模式、治国方略等大是大非,大是则大前进,大非则大后退,是非混淆则难免曲折和反复。而解决这些根本性问题,有赖于我们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达致规律性的认识。这是实事求是的目的。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那么,实事求是关键在理性认识么?不一定。这要看具体历史时期认识上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从中国的历史和国情看,从近几十年的经验教训看,应该说,如何做到实事求是,目前的关键还在感性认识,也就是要先解决如何掌握实际情况的问题。掌握实际情况,是规律性认识的基础。基础不牢靠,建不起高楼大厦。一项决策,如果依据的事实是假象,就会南辕北辙,走向主观愿望的反面,产生严重的后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要做到实事求是,不必“好高骛远”,首先要解决好感性认识这个“初级阶段”的问题。决不是“初级阶段”比“高级阶段”重要,实在是“初级阶段”的问题很多。“初级阶段”的问题不解决,“高级阶段”的问题甚至并不成立,其表现出来的问题往往要回到“初级阶段”去找根源。比如过去“放卫星”、“超英赶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之类的“高级”错误,其初始根源不过就是弄虚作假而已。当然,为什么弄虚作假,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大略言之,如果是故意弄虚作假,属于道德问题;
如果是非故意弄虚作假,则属于水平问题;
如果是不得不弄虚作假,就属于政治问题了。

  感性认识是认识主体通过感觉器官在与认识对象发生实际的接触后产生的。毛泽东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实践论》)掌握实际情况,直接接触实际事物是极其重要的,但却是不够的。现实中有大量的情况是通过间接的方式了解的,比如媒体的报道、专门部门收集的信息情报、人们交往中的口耳相传,等等。前者叫做第一手资料,后者叫做第二手资料。实践证明,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掌握可靠的两手资料,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掌握第一手资料不容易。原因多种,显见的两条:第一,感官有时也骗人。一般人相信耳闻目睹,尤其相信“眼见为实”。其实,耳听固然常常为虚,眼见也未必处处为实。“魔术”就是一种障眼法,使不可能的事情“发生”。这种“公然”的骗术,说明人类的直接观察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在自然科学的大多数领域,人类的直接观察是既“失聪”又“失明”的,不借助于科学仪器(如声纳、显微镜、天文望远镜等)就会一事无成。

  第二,很难避免片面导致的失真。盲人摸象就是最好的例子。大象长的什么样?摸到大象腿的说像一只圆桶,摸到大象尾巴的说像一把扫帚,摸到大象腹部的说像一面鼓,每一个盲人都把自己摸到的那个局部的“真”(腿的确像圆桶、尾巴的确像扫帚、腹部的确像鼓)当作整体的“真”(大象)。现实生活中,从一个角度、一两个方面或一件事、一两次表现观察事物,就以为看到了事物的全部,就作出一个整体的判断,这样以偏概全的例子比比皆是。事实上,由于人的精力、时间,观察的工具、方法,观察对象的范围、性质等多方面的限制,人的直接观察很难避免片面性。

  掌握第二手资料更不容易。原因多种,显见的也有两条:第一,信息传递故意造假。有些造假是被迫的,封建时代说真话要冒杀头的危险,现代社会大大进步了,但说真话在一些领域还是要冒一定的风险。毛泽东曾经看到过这个问题,他在1959年的一封信中写道:“应当说,有许多假话是上面压出来的。上面‘一吹二压三许愿’,使下面很难办。”有些造假是故意的,目的不是媚上以邀宠(主动的非被迫的),就是媚俗而趋利(市场化民主化条件下的新表现),不外毛泽东早就指出过的:“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

  第二,信息传递客观失真。生活中的经验告诉我们,口耳相传的信息,每经过一个人,就会多少变样,以至面目全非。其中固然不免搀杂故意的成分,但也有客观必然性。其实,不管哪一种信息传递方式,传递的层次越多、次数越多,失真的程度就越大。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人在接受信息时有某种喜欢假话、相信假话的倾向。相对于体制和社会风习强制或诱导的造假,这种心理倾向可归类为一种客观因素。假话有人愿意听,是因为好听。古人早有“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说法。《战国策》载有“曾参杀人”的故事:一个与曾参同名的人杀了人,有人跑去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人了,曾母不信,说我儿子不会杀人;
一会儿又有人跑去说曾参杀人了,曾母还是不信;
过了一会儿又有人说曾参杀人了,这下子曾母害怕了,赶紧跑了。假话说得多了,尤其经过多人传递,不由你不信。这似乎应了那句话:谎话说一千遍就变成了真理。

  以上两方面的问题,我们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经常碰到。所以说,解决如何掌握实际情况的问题,是当前实事求是面临的主要矛盾。如何解决?说起来很简单,就是讲真话,就是每个人都养成说真话的习惯、全社会形成说真话的氛围。巴金在文革后出版《随想录》,呼吁说真话。他认为文革的产生是由说假话造成的。他正确地指出:真话不一定是真理,但真理是在真话的基础上产生的。可大致归纳为三种情况:一种是出于责任,敢说真话。巴金说:“我提倡讲真话,并非自我吹嘘我在传播真理。正相反,我想说明过去我也讲过假话欺骗读者,欠下还不清的债。”人有各种社会角色,相应地承担着各种责任,说真话是履行责任的前提。一种是出于道德,愿说真话。巴金说:“讲出了真话,我可以心安理得地离开人世了。”有道德感的人,说真话心情舒畅,不说真话心不安,倘若习惯说假话那简直就不成其为人了,也就是通常说的“缺德”。还有一种是个人的责任感、道德感与适宜的社会风习相结合,习惯说真话。巴金说,他的敌人是“一切旧的传统观念,一切障碍社会进化和人性发展的不合理的制度,一切摧残爱的势力。”这就是要通过坚韧不拔的斗争,通过建设性的努力,造成说真话的社会风气,使说真话没有风险,没有说假话的动力或外部压力,使说真话成为做人的起点,成为与人交往、被人接纳的前提,说假话社会不认可,被人瞧不起。

  值得指出的是,对片面之“真”的陈述不是真话。根据利害关系有选择地讲话,“讲该讲而且可以讲的话”,这并不能造成道德上解脱的借口,因为讲多讲少似乎都是真的,但结果可能完全不一样。比如,在审判举证中,只陈述一部分的事实,可能增加嫌疑人的嫌疑,陈述另一部分事实,则可能减轻嫌疑人的嫌疑甚至洗脱干系。所以,从严格的意义上说,把所知道的全部讲出来,也就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才是说真话。如果每个人都说真话,或者大多数人说真话,那么,即使有人难免以假为真,有人故意弄虚作假,也能够通过众多言论相互之间的印证、比较、辩驳、补充,来去伪存真。

  一言以蔽之,实事求是从说真话开始。本来,说真话似乎只是对小孩子的要求,我们做大人的,常常教育小孩子要说真话,碰到小孩子说假话就会非常苦恼,觉得“坯子”要坏了。但我们大人说的都是真话吗?有几成是真的呢?其实,说真话是根本不需要教育的,只要大人习惯说真话,小孩子自然就说真话了

文稿文档网 https://www.wenkuwg.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文稿文档网 版权所有

Top